大灣區發展 泛民擔心香港被規劃成配角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9日電)北京當局昨天首次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社會各界反應普遍正面,但泛民主派卻表達了「被規劃」的憂慮,擔心香港成為配角。
泛民主要黨派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向媒體說,在大灣區發展中,大陸城市還是主要考慮自身利益,以「競爭」而非「配合」的角度為自己的發展尋找好處。
但香港卻以「配合」而非「競爭」角度考量,甘願成為大陸其他城市的配角,服務其他城市的需要,最終只會令香港失去龍頭地位,被鄰近地區迎頭趕上。
但胡志偉也指出,綱要的公布意味大灣區各城市將要「各顯神通」,如果香港不思進取、故步自封,甘於「做配角」,香港勢必落後於形勢,並在區內人才爭奪下,可能變成人才沙漠,最終淪為大陸二、三線城市。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說,綱要主張香港與大灣區融合,卻未提如何維護香港「一國兩制」及法治等制度,憂慮香港的「一制」會慢慢被犧牲。
他說,將香港融入大灣區,國際社會可能會將香港等同其他大陸城市,香港所處的獨立關稅區地位會受衝擊,影響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楊岳橋並指出,綱要由上而下規劃了香港在大灣區中的角色,卻從未諮詢港人;整個過程缺乏透明度,這種「被規劃」讓人擔心香港的獨特地位或會被削弱。
除了泛民,港府、親政府的黨派和媒體大都正面看待大灣區發展。
在輿論方面,香港經濟日報發表社評指出,大灣區發展規劃最重要的是打破地域和心理框框,將香港經濟和民生跟大灣區結合,提升大灣區整體實力,迎戰世界競爭。
社評認為,面對全球經濟放緩、保護主義抬頭,以及廣東9市、香港和澳門都面臨不同發展瓶頸,各城市若能互補長短,整體實力都可大幅提升。
社評指出,香港若能打造新經濟引擎,又能打通各方面流動,市民在求學、就業、旅遊、退休各方面都將有更廣闊的生活和發展空間。
信報在社評中借用港府發言人的話說,大灣區發展可為香港帶來兩方面機遇,一是為香港經濟尋找新成長點,促進產業多元化;二是為香港居民提供更廣闊的生活和發展空間。
社評認為,綱要計劃把香港建設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這反映出北京中央肯定香港的法治優勢,意義重大,今後大灣區發展的成敗也必繫於此。
「香港01」評論編輯室撰文指出,從經濟角度看,大灣區有7000萬人口的龐大市場,區內生產總值逾人民幣10兆元,相等於澳洲或南韓的經濟規模,對於投資者是極大機遇。(編輯:陳家倫)10802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