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研究:中國古人喜洗頭抄經來消暑

2018/7/7 13:23(7/7 14:1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7日電)今天是中國農曆的小暑,據專家對敦煌壁畫的考究,中國古人在小暑來臨後,喜以洗頭、抄經等方法消暑。

澎湃新聞網今天在報導中引述敦煌研究院的考究指出,在敦煌壁畫裡可以捕捉到一套古人列出的「消夏指南」,當中有洗頭、理髮、剃鬚、抄經、鮮花果盤、孩童戲水、汲井水納涼等。

據報導,成於隋的莫高窟第302窟的壁畫就顯示,畫面中央3人正通過桔槔原理(即我們今天所說的杠杆原理)從井中汲水,用清涼的井水洗臉,帶來涼快。

屬於五代的莫高窟第146窟的壁畫則顯示,有人把井水倒進圓盆中,彎腰低頭把腦袋紮進水裡。

成於初唐的莫高窟第220窟和第329窟的壁畫都顯示,無論是復古條紋背帶褲,還是時尚撞色吊帶衫,唐代的小孩走路都帶風。

研究指出,「他們大膽吸收外來國度的服飾風格,能露就露……這麼熱的天,別說襦裙和直裾,就連半臂都嫌囉嗦。」

另外,成於中唐的榆林窟第25窟的壁畫顯示,「普通青年洗頭降溫,文藝青年摺扇納涼,佛系青年抄經避暑。」

報導指出,信奉佛教的唐朝人,在天熱時進山避世,鳥鳴山澗、樹影婆娑,在此伏案抄經,當然是由內而外的清涼。

據報導,敦煌文獻記載:「六月三休(伏)日,昔賈誼避三伏,以其盛夏,六月三庚日,南方有鳩鳥至,以助太陽,銷鑠萬物,故損害於人,是以避忌之此日也。」

報導指出,古代避暑之俗的確存在,在小暑之後的三伏日,唐代官府是給大家一天法定假日的,任隨大家打水洗頭或進山抄經等。

報導認為,「古代人比現代人更懂得張弛有度,春種秋收時爭分奪秒不馬虎,暑氣蒸人時務務虛也未嘗不可,這是忙碌與休憩的交響,是值得借鑒的生存哲學。」(編輯:周慧盈)107070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