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信用系統管很大 研究:恐干預他國主權
(中央社雪梨28日綜合外電報導)今天公布的新研究指出,中國的社會信用系統,一種監控和形塑商業與公民行為的大數據,正在跨越中國邊界,衝擊外國企業。
英國「衛報」報導,中國社會信用系統常被比擬為歐威爾式的大型監控工具,是野心勃勃、還在持續發展的浩大工程。此系統使用一系列大數據及人工智慧(AU)技術,根據樣本的社會政治和經濟行為打分數。
中國政府打算在2020年前,將13億5000萬公民全數納入這個系統。
中國政府宣稱社會信用系統可提高行政效率,坎培拉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國際網路政策中心(International Cyber Policy Institute)美國中國學者霍夫曼(Samantha Hoffman)今天卻發表報告,宣稱此系統的衝擊超越中國國界,大家對此了解不深,但此系統其實已在形塑外企行為,讓它們符合中共偏好。
因此霍夫曼認為,社會信用系統有「直接干預他國主權的可能性」。
霍夫曼說,最近中國當局對美國和澳洲的國際航空公司施壓,要求將台灣標示為中國的一部分,引發高度關注,就是社會信用系統規定延伸到外企的鮮明案例。
霍夫曼解釋說:「航空業者被控違反的民航業者信用管理措施,已寫入文件,以落實建立中國社會信用系統的兩個關鍵政策指南。」「社會信用特別被用在強迫國際航空公司承認和採用中共版本的事實,藉此壓制台灣的另一種觀點。」
公司要在中國開業,都需持有中國商業執照,而從今年元旦起,這些公司必須依規定取得有18碼「統一社會信用碼」的新執照。
霍夫曼表示,中國藉發放新執照之名,把所有企業納入社會信用系統,藉此追蹤企業,並在社會信用系統的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通報所有違規行為。
6月30日後,此項措施會擴展到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工會和社會組織。
霍夫曼告訴澳洲版「衛報」:「若想繼續跟中國做生意,企業別無選擇,唯有就範。」
對企業的懲罰迄今都以罰款形式處理,例如日本零售商無印良品5月在銷往中國的產品上把台灣標示成國家,就遭中國當局罰款20萬人民幣。
中國是以違反廣告法規定之禁止從事傷害「國家尊嚴或利益」的活動為由,對無印良品開罰。這些違規情事也會記錄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若被列名其上,可能遭到政府其他機構更進一步開罰。
目前不清楚外企能否取得社會信用紀錄的資訊,也不清楚外企若做出讓步或因此改變了行為,該國公民能否得知消息。
現為德國柏林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訪問學者的霍夫曼,今天透過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發表這篇名為「社會信用:科技加強集權控制造成全球後果」(Social Credit: Technology-enhanced Authoritarian Control with Global Consequences)的報告。
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先前敦促澳洲政府,對中國政府干預澳洲民主採取更強硬的立場。
中國政府宣稱社會信用系統可提高行政效率,鼓勵信任和道德行為,但其實這是一種歐威爾式的社會監控和政治壓迫工具。
根據中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3月聲明,在火車上吸菸、持過期票坐車、沒付罰款、散布不實消息、飛行期間造成麻煩都屬違規,可列入黑名單。
分數高的公民可入住較好的旅館、取得更好的租房甚至學校。分數低者,則會被暫時或永久禁搭飛機或火車,2017年有615萬人隸屬這類。根據報導,社會信用系統今年在杭州試用時,分數高的公民享有免費使用健身房的待遇,在公立醫院等待清單上的等候時間也會縮短。
至於社會信用系統的商業面,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e)先前就曾報告,準時繳稅並「遵守政府要求」的企業可取得更好的貸款條件,也更容易拿到標案。
但部分研究人員認為,社會安全系統的權限和範圍或許被誇大了。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研究員曾孟津(Meg Jing Zeng, 譯音)表示,社會信用系統雖可用於懲罰政治異議人士,但對中國公民或許有正面好處,因為政府官員可能因貪污被列入黑名單。
根據國營媒體「人民日報」,2017年12月,有1100多位官員被列入限制名單。(譯者:鄭詩韻/核稿:陳政一)10706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