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筆下千年名剎福成寺 成都找到了
2017/6/5 22:55
(中央社台北5日電)唐代詩人劉禹錫遊至成都寫下「成都府新修福成寺記」。中國大陸成都市考古所近日在成都鬧區寬窄巷子附近挖出這座「失蹤」千年的福成寺(福感寺)遺址。
綜合華西都市報和中國網報導,福感寺始建於兩晉,聲隆於盛唐,受唐末宋初戰亂的影響走向衰落,遺址後人幾無蹤可尋。
據文獻,唐代高僧道宣在「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記載,成都時年常有旱澇,官家祈雨都要到這來,祈而有應,特有感徵,寺廟因此得名「福感」。
歷時1年考古發掘後,成都考古人員憑藉刻有「傳今福感寺」的經版,確認福成(感)寺遺址在成都市區寬窄巷子旁的實業街原實業賓館處。
成都市考古所副研究員易立表示,此次考古發掘面積達1.1萬平方公尺,能挖的都挖了。但在挖掘區域中,福感寺只占一部分面積,而且因為破壞嚴重,寺廟遺址在整個發掘現場的占比尚無法確定。但寺廟當年香火旺盛的概貌已可以勾勒。
此次考古發現塔基、房址、水井、道路、溝渠等遺跡。出土文物中,最吸睛的是1000多塊石刻經版。經版上秀麗的楷書、行書字樣,經辨認,出自金剛經、妙法蓮華經、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等佛教經典。其中,一些篆刻文字上還殘留金粉。106060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