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殺夫40年,老公們覺醒了嗎

當年「殺夫」的意義不同於今日,它不單呈現一個小女子受盡家暴夫凌虐的反抗意志,既殺父權主義的「沙豬」,也殺偽善儒家社會的威風。
2024/6/17
文:邱祖胤/圖片提供:聯經出版社

日文暢銷書「老公怎麼還不去死」近期成為全台圖書館大熱門,統計上個月6都市立圖書館預約人數達2373人,人數持續攀升中。一時間全台老公人人自危,原來人妻希望自己的老公死掉,怨念竟如此之深,在懶得看書、沒時間看書的3C年代,竟願意「等」一本書來解心頭之恨,磨刀霍霍的架勢令人頭皮發麻。

今年同時也是作家李昂《殺夫》40年,出版社特別出了40週年紀念版,國家影視聽中心也以《殺夫》電影作為6月「她的新電影」影展的開幕片,原著作者李昂、演員楊麗音以及當年的女主角夏文汐齊聚一堂。

不過當年「殺夫」的意義不同於今日,一部經典橫空出世,既有向威權體制挑戰的意味,也象徵女性對婚姻、身體自主的覺醒,非常具有指標性,「殺夫」呈現的不單是一個小女子受盡家暴夫凌虐的反抗意志,她既殺父權主義下的「沙豬」,也殺以男性為尊、偽善儒家社會的威風。

《殺夫》故事描述鹿城孤女林市被叔父嫁給屠夫陳江水,聘金是屠夫送予林家人的豬肉,女人夜夜受盡丈夫暴力相向,淒厲的叫聲卻被鄰里傳為需索無度、不知羞恥,直到女人拿刀向丈夫砍去,才改寫自己的命運。

根據聯經出版社的資訊,小説寫於美麗島事件、大審之後,戒嚴仍在,黯黑暴戾之際。《殺夫》從獲獎過程到連載中都充滿了爭議,保守派指責作者不檢點,甚至寄出衛生棉、内褲羞辱她;反撲的力量急著想掩飾些什麼,多年以後才印証徒勞無功,因為這部小說所走的路,遠超過當權者及保守勢力的想像,它起先走出鹿港,成為了女性文學的代表之一;後飛離臺灣,賣出多種語言的版權。

不過今日的台灣看似男女平權,女性看似得到更多尊重,但近年me too運動風起雲湧,證明女性之不受尊重,身體自主權飽受威脅,所謂平權之路,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出版社的文案說得好:「近半世纪一路走來,性騷擾與侵害可曾因社會進步而有所止息?還是,父權結構仍難以撼動?生路何在?」

「殺夫」殺了40年,這夫也許未到借屍還魂,但殺「夫」儆猴所儆的那些父權主義的豬玀、以及厭女的猴子們,依然猖狂。

如果對一個人的尊重,必須等一則驚世駭俗的社會新聞,才能徹底覺醒,我們的社會顯然還不夠自覺。男性朋友,要再加油。

主題照:今年是作家李昂《殺夫》40年,出版社特別出了40週年紀念版,國家影視聽中心也以《殺夫》電影作為6月「她的新電影」影展的開幕片。(圖片提供:聯經出版社)

文:邱祖胤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