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墓人

發稿時間:2025/03/28
掘墓人:揭發法國高級長照機構的老人虐待黑幕
掘墓人:揭發法國高級長照機構的老人虐待黑幕
作者|維克多.卡斯塔內
譯者|陳衍秀、陳郁雯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5/03/18

獨立調查記者卡斯塔內花費3年時間,設法訪問到250位相關人士以及十多位願意具名作證的吹哨者,同時還取得數十份內容驚人的關鍵文件,詳細完整地揭發歐葆庭集團罔顧住民健康與基本需求,只為賺取更多黑心錢的惡劣手段。

本書出版之後在法國掀起巨大的檢討聲浪,歐葆庭更是積極進行抹黑與漂白的公關戰,作者在1年後推出增加10章的新版,將出書前到出書後這家公司進行的各種騷擾與媒體公關作為全盤揭露。

內容節錄

《掘墓人:揭發法國高級長照機構的老人虐待黑幕》

莎伊達.布拉亞娜(Saïda Boulahyane)加快腳步,現在是早上七點十五分,再過幾分鐘,她即將展開她在歐葆庭集團第一天的工作。

出了地鐵站,她沿著塞納河和大碗島(Ile de la Grande Jatte)往前走。塞納河畔納伊的林蔭大道很寬闊,綠地修剪得一絲不苟,樹木錯落有致。想到要在這樣的新環境工作,她覺得很有成就感。她擔任生活助理快十年了,對這一行瞭若指掌:巴黎近郊破舊不堪的失能長者住宿機構每個月收費一千八百歐元,中級的每個月二千五百歐元,看起來比較像樣,至於高檔的每個月要價四千歐元,相當注重門面。但當她來到這棟氣勢恢宏的七層樓建築前面,寬敞的陽臺、柱廊和迎賓棕櫚樹映入眼簾,她覺得自己走進了另一個世界。

穿過大廳,她馬上發現她的第一印象是對的:「走進『塞納河畔』,感覺像來到銀髮族的天堂。」她第一次受訪時對我這麼說:「走過紅地毯和兩尊巨大的花瓶,你發現自己踩在五公分厚的天鵝絨地毯上。左手邊是那架著名的鋼琴,到處擺滿鮮花,我記得是白色的蘭花。每個人都笑容滿面,前面有一座琳瑯滿目的精品陳列櫃,真是美呆了。」對來替年邁親屬物色別致住所的有錢人來說,接下來的參訪一定會讓他們心動:首先,他們看到的是擺著香檳桶的洛可可風格酒吧和通往花園的長廊。來到中庭,坐著輪椅的住民在大型遮陽傘下喝咖啡;四周環繞著精心挑選的灌木叢,把城市喧囂隔絕在外。走進一樓的接待大廳,各個角落擺放著島型沙發。再推開幾扇門,就到了職能治療室,裡面附設精緻的馬賽克磁磚泳池。根據該機構的宣傳手冊,這裡有多感官治療室,還有心理師和心理運動治療師駐診。為了保持社交聯繫,每天節目表排得滿滿的:包括緩和體操、桌遊、記憶力訓練、烹飪、表演、縫紉、媒體、繪畫、閱讀、歌唱、聚會和各種出遊活動。全方位的奢華體驗,令人忍不住想馬上老個幾十歲,在這個超讚的地方享受人生。

二○○○年代中期,歐葆庭打算進軍利潤豐厚的頂尖客戶市場,這家失能長者住宿機構是該集團大型計畫的一部分。最初的構想是一位熱愛精品與上流社會的女士提出來的,她總是穿著搭配黑色長褲的套裝,繫著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絲巾,打扮得無懈可擊。目前她在該集團旗下另一個事業部門工作,但二○一六年布拉亞娜到職的時候,她是歐葆庭的協調經理,掌管該集團在法蘭西島(Île-de-France)大區所有的豪華失能長者住宿機構:巴黎十六區的「夏樂」(Chaillot)和「莫札特露臺」(Les Terrasses de Mozart)、十七區中心的「巴蒂尼奧勒藝術家」(Les Artistes de Batignolles)、旺沃門(Porte de Vanves)附近的「卡斯達那利」(Castagnary)、庫爾伯瓦(Courbevoie)的「李奧納多達文西」(Léonard de Vinci),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位於納伊的「塞納河畔」。該機構自二○一○年開業以來,一直被歐葆庭當成宣傳樣板。幾乎每個月都有國外投資者或未來的商業夥伴來參觀,歐葆庭集團精心安排導覽,展現他們在空間規畫、場地維護、接待管理、照護服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力拚成為全球失能照護產業的領導者。

「塞納河畔」除了被當成宣傳門面,也跟歐葆庭旗下所有的失能長者住宿機構一樣要會賺錢,而且要賺很大。這裡的房價高居全法國最貴之列,以「塞納河畔」一間二十平方公尺左右的入門款房型來說,每個月的租金將近六千五百歐元,至於附設浴室和更衣室的大套房,每個月的租金高達一萬二千歐元。每人每天收費三百八十歐元,是失能長者住宿機構平均費用的六倍,而且不是所有費用全包,還要另外支付上網費(每月二十五歐元)、電話費(每通十五分錢)、被服布品洗滌費、理髮費或修腳費。最後,根據住民的失能程度,每天的費用可能會增加五歐元到二十歐元(每個月最多六百歐元)。

這裡住的都是法國和外國富豪:大部分是企業家的親屬,也有演藝界人士和有錢的繼承人。其中最有名的有卡地亞(Cartier)夫人,她的司機幾乎每天都會開勞斯萊斯來接她去兜風;一位精神有問題的伊朗公主;以及法蘭索瓦絲.多蘭(Françoise Dorin)這位才女作家、演員尚.皮亞(Jean Piat)的摯愛。這裡也常常看到退休記者、高階公務員或法國政要的親屬,最近有一位法國第五共和的前總統之子低調入住,儘管他年事已高,大家還是經常看到他魁梧的身影悄悄出現在二樓走廊拜訪鄰居,向她獻上吻手禮,似乎禮數相當週到。

但二○一六年六月的那個早晨,當布拉亞娜第一次踏上紅地毯的時候,一個名人都沒看到。一樓走廊上一片寂靜。大廳深處,一位老太太聚精會神在讀報,她弓起背,幾乎把臉貼在鉛字上。另一個角落裡,兩位女士正在喝茶玩牌。布拉亞娜靜靜地看著這幅安詳的景象。她記得,當時她甚至覺得,這裡的味道跟她之前工作的機構很不一樣,她說:「聞起來有茉莉花香!」

「塞納河畔」的櫃檯接待員粗魯地打斷她的思緒。布拉亞娜回答了幾個她是誰、為什麼到這裡來的例行性問題之後,前往五樓的特殊照護專區(unité protégée),夜班護佐在那裡等她來接班。電梯裡還有另一個驚喜等著她,在大多數貴賓入住的二樓,電梯門打開,一位身穿西裝的服務生走了進來。他手臂上掛著白色餐巾,手推車上擺滿銀質托盤、一壺壺柳橙汁和熱騰騰的甜酥麵包。他們在電梯往上爬升兩層樓的時候,簡短地交談幾句。布拉亞娜自我介紹,說她第一次來這裡打工。對方面露苦笑,對她說:「那就加油囉!」令她感到莫名其妙。到了五樓,電梯門打開,她走進另一個世界:「天堂瞬間成了地獄,我從來沒看過這樣的景象。我今年五十四歲,在很多企業工作過,這是我這輩子看到最慘不忍睹的一幕。」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