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精選《親子天下》雜誌21篇關於情緒管理的實用好文,並整理出學者專家所提點的「情緒處方籤」,希望幫助媽咪關照好自身情緒,並期待家人能了解而更同理彼此,避開情緒地雷,讓夫妻與親子溝通不斷線。曾經挑戰21天每天煮晚餐、21天不對另一半生氣的Jaguar小姐,也下定決心挑戰21天不對女兒生氣,並在本書分享親身實踐「練習不生氣」的起心動念與點滴歷程。看了本書,希望想戒吼的媽咪能一起踏上練習21天不怒吼的旅程,為自己及親子關係做點改變。
文章節錄
《戒吼媽:挑戰21天不生氣的教養提案》
媽媽,你為什麼生氣?
不論孩子大小,不論為功課、成績或生活常規,你是否發現,自己總是在生氣,事後卻又懊惱不已?自省之餘,除了不了解當時為什麼要為芝麻小事發那麼大脾氣之外,更懊惱的是,當換了一個悠閒時刻,孩子同樣的行為卻可能被允許!
只不過到了下一回,到同一個節骨眼,同一件事又讓你氣到爆。你發現,「教養」變成了「叫養」,親子關係變成惡性循環算舊帳。你自認一向愛孩子,根本不想當噴火龍媽咪,但就是沒辦法控制。你問自己,到底怎麼了?
小小的、日常的衝突,若不好好處理面對,家裡很容易變成「受到情緒污染的垃圾場」。在某些極端個案,這樣的壞情緒衝突戲碼更會變調。
從數據觀察,家庭暴力的案件逐年增加,其中婚姻暴力比例高達六成,「而且,高社經、高教育水準的男性施暴比例愈來愈高。許多醫生、教授不見得會動手打太太,但會長期使用言語暴力或精神虐待。」曾擔任新北市板橋地方法院少年保護調查官多年,目前為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與執行長的親職專家盧蘇偉,對於這些情況十分憂心。
經前症候群,也讓媽媽的情緒隨女性荷爾蒙擺盪,在女性生理期期間,荷爾蒙讓人變得敏感、情緒起伏劇烈。研究顯示,有三~八%的女性有嚴重經前症候群,然而,媽媽經常性的情緒波動卻會影響家庭。詠美身心診所院長,也是長庚醫學院副教授的蕭美君有一件個案,父母都是竹科高階主管,念小學的兒子卻在某幾天特別容易無緣無故被媽媽打。孩子偷偷把日子記下來。半年下來,清楚發現媽媽就是在經期那幾天,反應特別激烈、沒有耐性。
面對自己經常性的生氣,其實絕大多數的爸媽在氣頭過了之後,往往覺得罪惡、愧疚。「好爸爸、好媽媽不是聖人,也有情緒。爸媽不是不能生氣,但要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氣?」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系教授高淑貞分析。
很多教養衝突,表面看來是孩子行為的問題,其實背後反映的是父母本身的壓力和焦慮。當父母自己累了、著急、趕的時候,耐性就會降低,口氣就不好,就容易對孩子任何一個小動作、小行為發脾氣。
壓力作祟,找不到出口?
往深層探究,有時父母的暴躁,其實是累積了許多日常壓力,找不到出口,而家中沒有反抗力的孩子,就成為最大的出氣筒。
蕭美君觀察,愈來愈多媽媽因情緒困擾前來求助。面對企業要求一個人做兩個人的工作,面對完美主義的自我要求,許多女性要求自己扮演好生命中的每個角色,卻完全不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沒有一分鐘休息。無法、無處紓解的壓力,讓好脾氣、好耐性都不見了。教育程度愈高、一路優秀的媽媽,最希望在人前維持完美的形象。「剛開始的情緒失控還可以清理,但後來就亂成一團。為了面子都在家中解決,孩子被打被罵,成為代罪羔羊。」蕭美君觀察。
壓力也影響女性荷爾蒙分泌,擾亂了女性正常的經期。蕭美君分析,更年期的平均年齡提早到四十九歲,四十歲停經算正常;憂鬱症發作高峰期提早為三十八歲,很多女性更是整個亂經,連情緒波動的規律性都找不出來。很多嚴重的個案,都是看到孩子無助惶恐的眼神,感到人際、職業、家庭功能都不對勁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整個環境給爸爸的壓力也不小。「台灣男性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學習到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很多人連自己的感覺都抓不到,更不用說去面對了。」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曹淑華觀察:很多爸爸覺得男性的情緒要收起來,不能輕易吐露;有問題不能靠別人,要靠自己;爸爸不願尋求幫助,自己又無法紓解,讓壓力鍋效應更容易在家裡爆發。
透過孩子,活出完美的自己?
讓家中充滿負面情緒的另一個原因,是父母認為孩子的行為與表現,不如自己的預期。父母常用「一切都是為你好」,當成自己對孩子惡行、責罵的合理藉口,但是這背後反映的是父母的控制欲望。
人在成長過程中形塑出的價值觀、理想、自我期待,都會影響自己當父母的角色。高淑貞分析,台灣父母最難拋開成績魔咒,如果是重視功課的父母,就無法忍受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或不努力爭取好成績,「因為那是父母不熟悉的人生。你期望孩子走一個圓滿順利的人生,就是功課好、考上好學校、找到好工作;但如果孩子的人生不照世俗社會或你的方向,你就會有很多災難式思考,你就不放心、焦慮,那個焦慮會影響親子互動。」高淑貞點出很多親子衝突背後的迷思。
許多父母也不能切割自己與孩子成敗的關係。在「已經給他們最好的,為什麼還這麼不長進」的抱怨裡,往往反映出父母自己的野心。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教授柯志恩,在自己的著作《哪個媽媽不抓狂?》中誠懇反省並提醒:父母常在不自覺中想「透過孩子,活出一個完美的自己」,當年不敢承受的挑戰,或已享有的榮耀,都希望在孩子身上重生,因為「培養孩子」比「面對自己」容易多了。
所以,許多看似孩子的問題,有時追根究柢卻可能是父母自己的問題。但如果反向思考,把親子關係當成彼此學習成長的歷程,孩子功課低落、不專心、掛在網上、晚歸等問題,只要處理得好,都是一個互相學習的機會;也唯有當容許彼此有犯錯空間時,親子互動品質才有機會改善。
想真正享受美好、健康的親子關係,建議父母可以從三個面向,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認知:
1. 先做自己,再做好爸爸好媽媽
2. 欣賞取代挑剔、感恩取代抱怨
3. 衝突過後,示範關係修補的人際智慧
「親子關係是一種難得的緣分,是一輩子對彼此的祝福,是人生挫折時滋養的來源,」高淑貞說,「任何衝突,都不要以付出親子關係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