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牌即享名利 不藥很難
贊助商與賽事主辦單位在運動明星身上投資大量心血,若這些超級巨星遭抓包與藥物扯上邊,廠商注入的龐大投資將付諸流水。在追求名利財富的心理下,禁藥恐將成為難以根除之惡。
文/徐崇哲
英國《星期泰晤士報》(Sunday Times)與「德國第一電視台」(ARD/WDR)報導,根據2001至2012年間取得的5,000多名運動員共1萬2,359份驗血結果,在奧運及世田賽等國際大賽與耐力相關項目奪牌的選手,多達三分之一有服用禁藥重嫌,其中包含55名金牌得主,但都未被取消獎牌或受處分。
在部分決賽,幾乎奪牌的選手都有服藥之嫌,而各國的選手中,以俄羅斯用禁藥的人數最高,多達415份樣本呈現異常,幾乎八成以上俄國得牌選手都有問題,肯亞長跑好手們也遭到異樣眼光看待。
消息一出,全球體壇為之震撼,儘管國際田總事後質疑、批判這項未經證實的揭密報導,但普遍的反應卻是失望但不驚訝。
一般公認,田徑與自由車屬於最「藥命」的體育項目。以前者而言,即使不談遠的如1988年漢城奧運加拿大「黑豹」班強生(Ben Johnson)的醜聞,近幾年美國男女短跑名將蓋特林(Justin Gatlin)、蓋伊(Tyson Gay)、蒙哥馬利(Tim Montgomery)、瓊絲(Marion Jones)掀起的濤天巨浪,也足以使美國的短跑王國形象蒙羞。
*看單篇不過癮?訂閱全本電子雜誌《全球中央數位雜誌》
若不以個人而以國家論,共產國家用藥最猛,尤其德國統一前的東德硬是「藥」得,傾國家之力餵食運動員類固醇,1964至1988年間,人口不到1,700萬的東德單單在夏季奧運就拿下454面獎牌。在當時的時空環境下,國族榮耀是禁藥猖獗的頭號因素。
近20多年來,禁藥的濫用回歸人類最原始的欲望─金錢誘惑。
2003年,美國歷來最嚴重的禁藥醜聞案曝光,舊金山灣區合作實驗室(BALCO)被發現是萬惡淵藪,薪資水準在職業運動數一數二的美國職棒大聯盟(MLB)淪為用藥氾濫的另一個重災區,從此有如潘朵拉的盒子遭打開,「A-Rod」羅德里格茲(Alex Rodriguez)、曼尼(Manny Ramirez)等眾多巨砲原來都是藥罐子,邦茲(Barry Bonds)創下大聯盟有史以來最多762支全壘打,更是一定會在數字後面加註記號,以示存疑。
創立BALCO的康提(Victor Conte)直指這次田徑界遭掀底的問題核心:全球反禁藥主其事者對於抓藥蟲,其實興趣缺缺。他說:「因為會有利益衝突。這些檢測對商業運作並非好事。」
贊助商與賽事主辦單位在著名運動員身上投資多少心血?以男子100、200公尺世界紀錄保持人波特(Usain Bolt)為例,根據《富比世》(Forbes)雜誌,這位世界上最快的男人,2014年總收入2,320萬美元,其中高達2,300萬為贊助所得,比賽酬勞根本無足輕重。假使類似的超級巨星遭抓包與藥物扯上邊,廠商注入的龐大投資將付諸流水。
在追求卓越紀錄等於追求名利財富的心理下,禁藥恐將成為難以根除之惡。距離2016年里約奧運僅剩一年之際,如何建立更全面、更深入的藥檢制度,不讓生長激素和類固醇取代努力與汗水,將是全球體壇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015年9月號;訂閱《全球中央數位雜誌》;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