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自學百萬人各州規定不一
在學校有機會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孩子互動,這對孩子來說是一項資產;在家自學家庭的家長為了增加孩子社交機會,雖然常與其他自學家庭往來,但這些人際脈絡當中,卻很少包括形形色色的不同對象。
文/顏伶如
今年5月底,加州美國河流學院(American River College)的畢業典禮上,有位畢業生身旁有眾多媒體圍繞,不少同學搶著合影留念,他就是年僅11歲的印度裔男孩亞伯拉罕(Tanishq Abraham)。同齡孩子都在讀小學五年級的此時,2003年出生於沙加緬度(Sacramento)的他,卻已經進度大幅超前,拿到大學學位了。
智商測驗接近滿分的亞伯拉罕,四歲就進入專門為智商排名頂尖2%的人口所設立的「門薩天才俱樂部」(Mensa International),幼稚園期間參加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資優兒童教育培訓計畫(EPGY),六歲開始透過網路自修高中課程,也進修部分大學程度的生物、化學、古生物學與地理課。10歲那年取得高中畢業證書之後,接下來他僅僅花了一年的時間,就從美國河流學院一口氣拿到數學、科學、語言研究三個科系的副學位(Associate Degrees)。
在美國,像亞伯拉罕一樣天賦異稟的神童,經常是在家自學的最佳典型。舉例來說,2007年美國的「斯克里普斯全美拼字大賽」(Scripps National Spelling Bee)、「全國地理知識大賽」(National Geographic Bee)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展覽會(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air,簡稱Intel ISEF),冠軍得主都是在家自學的孩子。
以這些孩子的條件與狀況來看,同齡孩子就讀的學校,不管是公立或私立,完全都無法滿足他們的實際需求,唯有在體制外從家長自行量身定製、具有高度彈性的課程,才能讓這些小天才獲得最妥當的啟發,綻放出最耀眼的表現。亞伯拉罕的雙親來自印度,父親畢業於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職業為電腦軟體工程師,擁有獸醫學系博士學位的母親,就是亞伯拉罕在家自學的老師。
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統計,在2011到2012學年當中,全美約有180萬名學齡兒童在家自學,比2007年的150萬名孩童增加了大約30萬人。美國各州州法對於在家自學的法律規範寬鬆各有不同,約有九個州的州法規定,想要讓兒女在家自學的家庭,父母至少要具備高中以上或同等學歷才符合資格。
從地區分布分析,在家自學的家庭集中在美國南部、西部較多,但確切人數並不容易掌握,因為德州、康乃狄克州與奧克拉荷馬州等州的州法,並未強行規定在家自學的家庭,必須向學區或教育主管機關辦理登記。
賓州屬於較為嚴謹的例子。賓州州法規定,家長如果不想讓孩子就讀一般學校,每年都必須向居住所在地的學區登記,提交自學大綱,還要證明負責為孩子教學的成年人並沒有犯罪前科。到了每年的年底,自學家庭必須把孩子的學習成果報告交付學區評鑑。不過,經過支持在家自學民眾與團體長期努力,賓州2014年10月終於同意放鬆,政府不再以監控態度看待在家自學。
*看單篇不過癮?訂閱全本電子雜誌《全球中央數位雜誌》
一般而言,在家自學者擁有較大的「教育自由」(Educational Freedom),可以依照孩子的個人興趣、健康狀況、心智年齡成熟度、學習能力等,自行決定學習內容、上課時間、教學方式。對於兒女較喜歡的科目,家長可以提供比學校老師更常時間的教學,授課內容也可以更加深入與廣泛。
然而,父母本身能提供的教學內容,隨著孩子年齡成長,難免會出現不足之處,使得某些原本在家自學的孩子,後來仍然選擇回歸普通的教育軌道。住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通卡(Minnetonka)的高中生李法蘭斯(Aude Lefranc)從小在家自學,但在10年級時決定到當地公立高中註冊,理由是在家自學並沒有辦法讓她修到大學預修課(AP classes)。
「情緒自由」(Emotional Freedom)也是部分美國家長選擇讓孩子在家自學的關鍵因素之一。經常在媒體報導出現的真實案例是,孩子在學校遭到嚴重霸凌,老師、學校甚至學區卻無法妥善解決問題,最後家長只好選擇退出制式化的教育環境,讓兒女在家自學。除了避開受人欺侮的身心痛苦,也揮別讓孩子感到沉重的同儕壓力。另外,在信仰方面有著特殊追求的家庭,在家自學是讓他們保存並享受「宗教自由」(Religious Freedom)的重要管道。
高知名度的童星或名人兒女,有的基於安全考量,有的因為影劇圈工作需要,在家自學是比一般學校更能符合實際需求的教育方式。好萊塢明星夫妻檔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與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 Jolie),為他們親生與領養的共計六名兒女,每人都各自聘請私人教師在家自學,每個孩子也有專門保姆照料。富比世(Forbes )雜誌曾報導,聘請這些私人家教的費用每年估計超過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88萬元)。
*看單篇不過癮?訂閱全本電子雜誌《全球中央數位雜誌》
除了有機會到博物館、動物園等地點校外教學,平常在家自學的孩子多半活動空間就是在家裡,比一般就讀公私立學校的孩子缺少了與其他同學團體互動的機會。除了家長自行尋找社區中適當的活動,鼓勵孩子參與之外,隨著社群網站發達,如今越來越多在家自學家庭組成社群,定期為孩子舉辦團康活動或各種球類競賽,培養團隊精神與默契。
如同「聰明絕頂」是在家自學孩子經常讓人立即聯想到的特質,「社交笨拙」(socially awkward)也是他們難免給人留下的刻板印象。
新聞網站Examiner.com自由撰稿人惠蘭(Corey Whelan)分析,小朋友到一般的教育機構上學,在學校裡能有機會與來自不同背景的其他孩子接觸及互動,這對孩子來說是一項資產。在家自學家庭的家長為了增加孩子的社交機會,雖然常與其他自學家庭往來,但這些人際脈絡當中,卻很少包括形形色色的各種不同對象。
她指出,都會地區的在家自學家庭團體,或許有來自不同種族成員,但這些家庭的社經背景卻是類似,農村地區的在家自學家庭團體通常以宗教性質為主,或由信奉相同理念的家庭組成,同質性相當高。不管是農村或都會地區的在家自學家庭,父母為孩子們舉辦的團體活動時,不太會納入和兒女明顯不易相處的成員,「這可能會限制了孩子的社交經驗,導致他們很難真正學到如何妥協與化解衝突」。(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全球中央》2015年7月號;訂閱《全球中央數位雜誌》;本文由《全球中央》雜誌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