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節單身男女想「脫光」
光棍節開始是存在於南京、乃至大陸各地大學的校園趣味文化;隨著一批批學子告別校園,這個節日也被帶入社會,並在網路與媒體的傳播推動下流行起來,並由光棍節發展出「脫光節」。
文/周慧盈(中央社記者)
11月有個日子,最近幾年來總讓中國大陸單身男女急著想「脫光」。這一天是11月11日,日期中的四個數字「1」被想像成形單影隻的男男女女,而不論有伴沒伴,綠女紅男多半想藉著被稱為「光棍節」的這天脫離光棍(單身)狀態,迫不及待地設法「脫光」。
光棍節是流行於大陸年輕人之間的娛樂性節日,以慶祝自己仍是「單身一族」。這一天也是許多單身男女為脫離光棍狀態交友聚會的日子,因此又被稱為「脫光節」。
1993年,南京大學「名草無主」寢室四名大四學生每晚舉行「臥談」,主題大都是關於如何擺脫光棍狀態。四個大男生談著談著想出了以當時即將來臨的11月11日為「光棍節」,藉此舉辦活動。
從此以後,光棍節逐漸成為南京、乃至中國大陸各地大學的校園趣味文化。而隨著一批批學子告別校園,這個節日漸漸被帶入社會,並在網路與媒體的傳播推動下在大陸流行起來,並由光棍節發展出「脫光節」。
不過,日期中有數字「1」的可不只11月11日,由「1」延伸,一些特定日期都被納為光棍節家族。
其中1月1日被稱為「小光棍節」,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節」,而11月11日由於有4個「1」,理所當然是老大,被稱為「大光棍節」。中國大陸一般所稱的「光棍節」,指的就是11月11日。
男光棍一般被稱為「光光」,女光棍則是「明明」,成雙成對的就叫「雙雙」。
光棍男若「名草有主」叫做「脫光」,單身女「名花有主」稱為「失明」;重新回歸「光身族(失戀、分手)」就是「光復」。
對許多單身男女來說,「過節容易、『脫光』不易」,要如何才能擺脫形單影隻的「1」,變成「1+1」的甜蜜美滋味狀態,一些尚無主的名草、名花,常藉由戀愛交友活動的媒介,達到「脫光」的目的。
人口眾多的中國大陸,因為各種原因而遲遲找不到適合另一半的「剩男」、「剩女」也不少,各具風格的相親活動因此應運而生,包括有專為公家機關及附屬單位職工舉辦的相親活動。
有些相親活動,出現的可能不只是當事男女,可能還有心急如焚、恨兒恨女還單身的為人父母者。
今年5月的某一天,烈日當頭的天津市就出現了這樣的場景,許多家長在天津首屆「愛滿津城情定鼓樓」大型相親會「推銷」自己的子女。這場人山人海的相親會原本是為30歲以上的「大齡」青年提供互動交流的機會,讓男女雙方相互認識了解,結果只見代為相親的父母頻繁舉牌、相互介紹,惹得陸媒以「場面十分火爆」來形容。
除了傳統型式的相親活動,腦筋動得快的航空業者甚至將婚友活動從地下搬到空中,推出「相親航班」。2013年12月初,一架從上海飛往昆明的飛機上,男女嘉賓玩起了「不感興趣就滅閱讀燈」的空中「非誠勿擾」遊戲,結果飛機降落之後,共有三對男女成功牽手。
今年初,「相親航空」甚至飛進台北的天空,業者啟動首個從上海飛來台北的兩岸相親航班,據稱約有3萬多人諮詢,最後有80餘人報名。
80餘人的相親活動小巧可愛,但顯然不足以應付大陸人數眾多的單身男女。其實早在2003年,上海業者就開風氣之先,針對白領階級人士在當地舉辦了規模傲人的「萬人相親大會」,至今已舉辦了多屆相親大會,撮合了許許多多有心「脫光」的男女。
據主辦單位統計分析,報名相親大會的並非都是急於脫離單身的大齡男女,報名者不少是出生於1990年以後的年輕女孩。而且有別於前兩屆由父母當主角、子女當配角的情況,在社會風氣越來越開放下,相親大會為孩子代為報名的家長已大幅減少,當事人的自主意願明顯大增。(完)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