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咖啡館 不被打擾的自在悠閒
我點了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Wiener Melange,當白頭服務生將杯面浮著奶泡小山的咖啡送上桌前,俏皮地問了句:「告訴我你最愛什麼咖啡?」「Melange!」語畢,兩人同時笑了。
文、攝影/王化裕 (旅遊作家)
「如果Altenberg不在咖啡館,那就是在前往咖啡館的路上」,這咖啡館金句的誕生地,正是維也納知名的百年咖啡館「中央咖啡館(CaféCentral)」。視咖啡館如家的維也納詩人Peter Altenberg有多愛泡在那兒?相傳他予人住家收件地址,留的都是中央咖啡館;而咖啡館也樂得有這樣一位名人活招牌加持青睞。時至今日,當你在中央咖啡館門前下定決心,排入那長長隊伍中等候進店,終於登堂入室那刻,會看見一尊真人等比大小的Peter Altenberg塑像正在門廳恭候大駕,它倚著大理石桌,彷彿一派輕鬆地說著:「歡迎啊!來我家有何事?」
若有好事者想選出全球十大咖啡館,維也納中央咖啡館肯定榜上有名。說歷史,中央咖啡館於西元1876年開業,是名符其實的百年老店;論內涵,維也納這座城市保有的咖啡館氣質,也在中央咖啡館裡被承繼下來。
跟現在天天擠滿觀光客,被網紅、網美看作打卡勝地不同,1890年代,中央咖啡館曾是維也納知識分子、作家、藝術家、政客喜愛的聚會場所之一,佛洛伊德、托洛斯基都曾是它的座上賓。或者說,打從數百年前開始,立足維也納的咖啡館,就傳承著這樣的文化與氛圍,匯集名人雅士在此高談闊論、交流思想。
更早的18世紀中葉,維也納咖啡館的娛樂性還不只於此。你可以點杯咖啡看報,侍者送上咖啡時會附上一杯水,讓你在這裡悠閒地消磨時光,打牌、下棋是館內常見的風景,有的咖啡館還提供撞球桌,供人敲桿同樂。
2011年,「維也納咖啡館文化」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關於是誰將咖啡館文化帶入維也納?網上大多流傳的是這個故事:一位名叫哥辛斯基(Georg Franz Koltschitzky)的波蘭裔商人,在當年鄂圖曼土耳其大軍二次圍困維也納時,化身間諜潛入敵營竊取軍事機密,後幫助神聖同盟擊退土耳其大軍,當敵人敗走後,於敵營發現的成袋咖啡豆被充作戰利品,贈與了哥辛斯基,而他也因在土耳其軍營喝過這種神奇的飲品,因此運用咖啡豆開了維也納第一間咖啡館「藍瓶下的屋子(Hof zur Blauen Flasche)」。然而這帶點傳奇色彩的故事,卻被歷史學家卡爾.泰普利(Karl Teply)詳查後推翻:維也納第一間咖啡館出現在西元1685年,是一間由亞美尼亞商人Johannes Diodato獲政府特許經營的鋪子。
中央咖啡館的美,美得無庸置疑,暖黃的燈光,典雅的吊燈,一根根立柱的柱頭裝飾得細緻繁複;拱形挑高邊窗,與室內那數不完的拱頂相呼應,更添視覺上的華麗體驗。但世上咖啡館,從不缺好看的皮相,中央咖啡館最吸引我的關鍵,在於服務態度上那般從容不迫。點餐吃飯,侍者會先為你鋪上白色桌巾,伺候刀叉;只想喝杯咖啡放鬆一下,也不會有誰催促,大可從旁邊報架上眾多選擇中,取份報紙來細讀慢品。我點了杯當地最具代表性的Wiener Melange(可想像成維也納版的卡布奇諾),當白頭服務生將杯面浮著奶泡小山的咖啡送上桌前,俏皮地問了句:「告訴我你最愛什麼咖啡?」「Melange!」語畢,兩人同時笑了。
說起維也納的咖啡,品項種類何其多!其中還有種相傳由馬車伕發明的咖啡Einspänner(德文意思為「單駕馬車」),指定使用比陶瓷杯更易導熱的玻璃杯來盛裝,只為讓車伕在寒冬可以暖暖手;咖啡頂端鋪上厚厚鮮奶油,則能讓馬車行進間下層咖啡液不易濺灑出來,且更有助保溫。
第一次品嘗Einspänner,是在鄰近城堡劇院的佛洛伊德愛店Café Landtmann。以「維也納最優雅咖啡館」自居的Café Landtmann創始於1873年,走進室內,只見水晶吊燈的柔和光線映照在浮雕白牆上,展現出與中央咖啡館華麗古典風格截然不同的氛圍,但此刻我卻把注意力,悄悄放在了鄰座的大叔身上。
戴上老花眼鏡的大叔拿起報夾,仔細端詳內容,桌面的咖啡杯已空,水杯餘下一些,顯然是用完多時了。在維也納的百年咖啡館裡點杯咖啡,必定同時附上一杯水,咖啡即是入場券,之後就算坐著看報,侍者也不會急著收走杯具,反而有空時會來補些飲水,一待數小時也無妨。後來我才明白,這正是維也納咖啡館所傳承的文化,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因觀光客蜂擁、排隊而變初衷、改其志,人與人在此交流,意識激盪出火花;獨自一人看書、寫作,也能自在地不被打擾,進而孕育出咖啡館文學、咖啡館詩人,和維也納特有的咖啡館文化。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