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2年10月
「昨晚睡得好嗎?」一句平凡的問候,在後疫情時代卻變成一件攸關身心健康的重要課題。
全球中央2022年10月

俄烏戰打醒歐洲和平夢 加速德美關係回溫

2022/10/14 14:5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俄軍出兵烏克蘭,讓歐洲人從和平的夢中驚醒。德國被迫調整半世紀多來以二戰和解及能源合作為主軸的對俄政策,並意識到若沒有美國的領導,無法維繫歐洲的和平與安全。

文、攝影/林育立 (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俄羅斯出兵烏克蘭,讓歐美同仇敵愾,西方世界出現少見的團結,聯手推出一連串制裁措施。回顧近年德國與美國的互動可發現,雙邊關係在川普(Donald Trump)任內明顯惡化,拜登上台後才好轉。真正改變的轉捩點是俄烏戰爭:德國終於意識到沒有美國的領導,光靠自己根本沒有能力維繫歐洲的和平與安全。

軍事貿易都不對盤 川普讓德美關係降谷底

德國位居歐陸地理中心,冷戰時曾是美蘇對立的最前線。直到今天,境內的蘭斯坦空軍基地(Ramstein Air Base)仍是美軍在歐洲最重要的據點,對美軍在歐洲、中東、非洲的任務扮演關鍵角色;相對的,歐洲的繁榮和穩定則仰仗美國為首的軍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

不過,自從2017年川普出任美國總統以來,兩國關係就每況愈下。川普不時抨擊德國對美國提供的軍事保護傘不知感激,威脅要離開北約,還動不動對歐盟的產品開徵懲罰性關稅,用貿易戰來迫德國就範。據華府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調查,高達九成的德國民眾不信任川普,僅三成對美國有好印象。

在德國人的心目中,川普比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還不受歡迎。德國前外長嘉布瑞爾(Sigmar Gabriel)直言,大西洋兩岸意見相左是常見的事,但二戰結束以來,雙邊關係從來沒有這麼糟過,「我們真的還互相需要嗎」?

美打壓北溪二號 德國轟干預主權

德美關係瀕臨崩盤,最具體的象徵就是德國與俄羅斯合建的天然氣管線北溪二號(Nord Stream2)。美國以避免歐洲受制於俄國為由,用盡制裁等手段阻撓這條天然氣管的興建;但從德國觀點來看,北溪二號既可保障歐洲的能源供應,又可促進歐洲和平,畢竟俄羅斯不至於攻打歐洲這個大客戶,美國只是為了推銷自產的液化天然氣才從中作梗。

面對美國一再施壓,德國外長馬斯(Heiko Maas)有次訪問莫斯科時,忍不住當著俄國外長的面批評:「沒有國家可以指導歐洲的能源政策。」

俄烏戰反轉德國民意 首度挺美在德部署核武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拜登(Joe Biden)成為繼任者。拜登過去長年擔任參議員,一向支持鞏固大西洋兩岸的盟邦關係。他接任總統後,再三肯定歐美同盟的重要性,重申美國對歐洲的安全承諾,讓歐洲人鬆一口氣,雙邊關係明顯改善。根據去年底的民調,高達七成德國民眾認為德美關係良好,一年前僅兩成的人這麼認為。

對美觀感改變真正的轉捩點是今年2月24日,俄軍出兵烏克蘭這一天,讓歐洲人從和平的夢中驚醒。德國被迫調整過去半世紀多來以二戰和解及能源合作為主軸的對俄政策,走出當年發動戰爭的歷史陰影,第一次接受唯有反抗俄羅斯才能確保歐洲的安全。

三天後,柏林街頭10萬人走上街頭,聲援被入侵的烏克蘭,現場多人將發動戰爭的蒲亭比擬為納粹德國的獨裁者希特勒(Adolf Hitler)。同一天,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國會舉行的一場歷史性演說中宣示,為捍衛歐洲的民主和自由,將編列1,000億歐元(約新台幣3兆元)的特別預算,打造歐洲首屈一指的軍隊。

德國承平日久,軍備廢弛,早已備受盟邦詬病。雖然理論上被納入北約的核保護傘,民間反戰情緒高漲,多數民眾反對美軍在境內部署核彈。如今俄國大舉進軍烏克蘭,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可能是蒲亭的下一個目標,一夕之間民意和政策大轉彎。德國首度有過半民意支持美國在境內部署核武,政府也宣布將向美國採購F-35戰機,在緊急狀態時可攜帶核彈頭,嚇阻俄國的威脅。

曾被川普譏稱「愛睏喬」(Sleepy Joe)的拜登,在俄軍出兵後突然振作,展現強大意志帶領西方國家軍援烏克蘭;連蕭茲都坦言,德國主要是跟進美國,才決定交付給烏克蘭什麼武器。看來歐洲總算覺悟沒有美國,俄軍可能早已攻下烏克蘭,心甘情願接受美國的領導。

俄掐能源當武器 德轉買美液化天然氣

不僅在軍事,德國和美國在能源上也愈走愈近。

為報復歐盟的制裁,俄國多次以維修和設備故障為由,中斷北溪一號的天然氣供應,天然氣市場價格隨之水漲船高,讓即將迎接冬天的歐洲人心急如焚。

俄國打破數十年來穩定供氣的承諾,拿天然氣當武器,對歐洲予取予求,只會讓歐洲加快腳步中斷能源合作。德國原本是俄國天然氣的最大客戶,依賴程度高達五成,現在只好加速動工在海岸興建接受站,準備向美國大買液化天然氣,預計2023年底可完全擺脫對俄國的依賴。

獨裁國家不可信賴是德國從這場戰爭學到的主要教訓。政府智庫學術暨政治基金會(Stiftung Wissenschaft und Politik)俄國經濟專家克魯格(Janis Kluge)挖苦說,我們應該要感謝美國的制裁,不然北溪二號今年冬天應該已經完工,到時將是更大的災難。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西班牙人愛午睡 超現實主義大師也瘋狂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