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可以摘了 法國臉頰禮卻回不去
法國5月中解除大眾交通工具內戴口罩的強制令,象徵生活重回過去。不過擁抱、親臉頰等親密社交習慣是否捲土重來,每位法國人心中似乎都有一把尺。
文/曾婷瑄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歐洲冠軍聯賽皇家馬德里和利物浦5月底決戰巴黎前夕,巴黎市政廳前下午聚集一大群皇馬支持者,舉著旗幟熱舞高歌。
咳咳!
筆者和身邊幾人不約而同往後轉,擔憂地搜尋咳嗽聲的來源。說時遲那時快,身旁西裝筆挺的中年男子默默拿起口罩戴了起來。曾幾何時,法國人也對咳嗽聲如此敏感;而口罩也不再意味疾病、遭人白眼,反而是種令人安心的存在。
回看歷史,法國上至宮廷下至布爾喬亞,為了表達階級、優雅和生活品味,在時間的長流中發展出許多禮儀規範。時至今日,這種被稱為「生活規則」(savoir-vivre)或「禮節」(politesse)的各種不成文規定,仍保存在法國生活的不同角落,內化成劃分你族與我族的隱形界線。
人情世故「眉角」百百種 基本二式打通關
對初來乍到的外國人而言,最重要的在筆者看來有兩點:第一是勤打招呼。進入店家或開啟任何對話的第一句開頭,永遠都要是Bonjour ! 這單字一出口,困難馬上減半。若沒有先打招呼就拋出一大串話,將有很大機率換來臭臉。
第二,就是替對方著想。兩個人狹路相逢,根據法國禮儀,雙方會先停下來示意禮讓對方先行。通常女性一方可以很快點個頭接受男方的紳士行為(galanterie)。另外,經過門後,拉著門等待不遠處的下一人接手也是很常見的日常禮儀;不看後方是否有人而直接甩門離開,被認為是頗為粗魯的行為。
疫情打亂生活習慣 法式臉頰禮面臨挑戰
法國一向以文化傳承及社交禮儀而自豪,然而歷經兩年多史無前例的COVID-19疫情反覆折騰,疫情改變了許多生活規範與習慣。其中,法國的社交肢體接觸,也就是「跟朋友打招呼」的習慣,更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按照法式禮儀,和朋友聚會時,總是要起身和所有人行臉頰禮(faire la bise),也就是雙方輕碰兩頰。得像打車輪戰一樣,親完一整圈才完整。親臉頰是門學問:女性和男女之間會親臉頰,但男性間就須依熟識程度來判斷是否以握手代替,次數也因地制宜。
作為和朋友見面頂多拍拍手臂的亞洲人,筆者也入境隨俗,學習法國社交準則,見到朋友時向前擁抱,帶著自製音效,快速地與法國人輕碰雙頰。
然而2020年初疫情爆發,法國政府大力呼籲民眾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暫停「親臉頰」。這讓許多法國人無法適應,哀嚎「無法擁抱讓人失去溫度」、「戴口罩看不見笑容」、「人際關係變得好冷淡」。
敵不動我不動 打招呼也得沙盤推演
隨著病毒致病率的大幅下降與疫苗施打率的提升,各國開始朝向與病毒共存的方向前進。法國也於5月16日解除大眾交通工具內戴口罩的強制令,象徵生活重回過去。
然而擁抱、親臉頰等親密社交習慣是否捲土重來,每位法國人心中似乎都有一把尺。「親,還是不親?」這一年來,這個有趣又極為法式的生活話題時常出現,各家媒體也進行許多訪問、民調與分析。
根據去年3月法國公眾意見機構(IFOP)公布的調查,疫情前,40%受訪者會和初次見面的人行臉頰禮;但疫情後,78%的受訪者放棄這項舉動,甚至有一半受訪者表示自己以後會避免親吻所有的親友。
今年5月YouGov民調公司的報告更指出,72%受訪者認為辦公室招呼禮儀已經無法再回到過去。23%受訪者表示,除非對方主動,否則他們不會握手;14%則說不會再握手了。
後疫情時代,朋友見面是否要擁抱、親臉頰,情況變得複雜起來。常看到的場面是,兩人會先原地攤開手對視而笑,敵不動、我不動,同時心中飛快地計算著各種可能性,包括與對方的熟識度、年紀、所在城市及疫苗接種與否。打招呼成了伺機而動的沙盤推演。
接下來幾秒,這個「親與不親」的狀況會出現幾種發展:首先,等待有人先說「還是不要親臉頰」;第二,開門見山地問:「要親嗎?」;第三,看誰會試探性地展開雙臂向前。但若第三種比第一種先出現,那就會出現頗為尷尬的拒絕場面,這是以前法式社交完全無法想像的。
儘管社交解封,疫情卻未完全結束,有些人還是偏好保持謹慎。《自由南部報》(Midi Libre)3月底的報導訪問數位法國人。62歲的安潔莉娜(Angelina)表示,現在只跟親近的人親臉頰,「跟不熟的人我會保持距離」;54歲的奧利維(Olivier)也說,親吻親近人的習慣已在病毒來襲那天就已消失了。
疫情重新定義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法國最明顯的就是擁抱與親臉頰的親密招呼方式,以及對口罩的觀感。有人說這種改變令人沮喪;也有人認為可以選擇想擁抱的對象是種解放。對筆者而言,這也給了我這台灣人暫時停止親臉頰的充足理由。
即使在尚禮之邦法國,有禮與失禮間的界限、人與人間的距離,也不再無堅不摧,而是隨著疫情左右擺盪。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