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1年12月
疫情無聲地捲動科技業的職場革新,連金融、服務業也加入這波搶人大戰。封面故事〈科技人才荒〉帶您一覽科技創新如何成為大國角力主戰場,各國又如何在這波科技戰中搶才留才,取得關鍵戰力,厚植國家實力。

* * *《更正啟事》* * *

本刊2021年12月1日出刊的第156期《暖暖山間的問路店》一文中,第9頁圖2暖暖淨水廠百年幫浦間照片「為陳才寶先生所攝,出處為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採CC-姓名標示-3.0-臺灣授權條款發布。特此更正。」
全球中央2021年12月

疫情下混合辦公興起 華爾街獵才難敵科技業

2021/12/1 10:49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這場百年大疫不僅改變世局,職場也經歷一番劇變。疫後時代,混合辦公模式成為徵才一大賣點,與金融業相比,科技業在人才爭奪戰中占盡上風。

文/尹俊傑 (中央社駐紐約記者)

COVID-19疫情爆發近兩年,遠距辦公從邊緣走向主流,雇主與員工逐漸體認到許多公事在家也能處理,沒必要每天進辦公室。疫後時代,混合辦公模式成為徵才一大賣點,與金融業相比,科技業在人才爭奪戰中占盡上風。

去年3月,美國企業界眼見疫情直線升溫,在居家防疫令下只能請員工別進辦公室,許多公司行號被迫接受遠距辦公型態。但請員工待在家辦公容易,要員工回辦公室卻困難許多,除了防疫措施必須到位,員工長期在家處理公事後是否還想回辦公室,也是一大問號。

受夠遠距工作效率差 華爾街重啟辦公室上班

隨著疫情起伏,Google母公司Alphabet與亞馬遜等矽谷巨擘要求員工回辦公室的期程一延再延,部分華爾街大老卻等不下去了。

美國金融業是COVID-19大流行後,雇主與員工為重返辦公室陷入衝突的指標產業之一。紐約疫情水深火熱時,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市場部門施壓員工回曼哈頓總部上班,經《紐約時報》披露後引發廣泛關注,也凸顯華爾街為求績效不顧一切的文化。

不只美銀,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與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也想盡辦法早日恢復員工每週進辦公室五天的傳統工作模式,而且態度強硬,即使可能因此流失人才也在所不惜。

美國大規模施打COVID-19疫苗後,夏初疫情明顯緩和,高盛員工6月中旬重回辦公室;摩根大通包含聯絡、技術及營運團隊在內的投資銀行員工則在7月重返辦公室,而他們已經比業務及交易人員晚回辦公室好幾個月了。

高盛執行長蘇德巍(David Solomon)早在2月疫情仍嚴峻時就對員工長期在家辦公表達不耐。他當時說,遠距辦公並非「新常態」,而是「我們將盡快校正的反常現象」。

許多人才招聘業者指出,在科技業辦公型態極為靈活的情況下,要求員工每週進辦公室五天不利銀行業從其他產業延攬人才。這在銀行、避險基金等金融機構徵才觸角逐漸與其他產業重疊的當下影響甚鉅。高盛近年嘗試延攬律師,摩根大通徵才目標拓展到主修工程與科技的人才,花旗集團(Citigroup)也大舉招聘編碼與程式設計師。

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Jamie Dimon)5月出席《華爾街日報》執行長峰會時坦言要求員工回辦公室遭遇反彈:「沒錯,人們不喜歡通勤,但那又怎樣?我們終究得替客戶著想。」

高盛與摩根大通高層都篤信員工進辦公室有助團隊合作、腦力激盪,主管抱怨員工在家辦公效率較差早就不是祕密,特別是大型銀行交易部門有著「母雞帶小雞」文化,資淺員工與實習生以往都在充滿幹勁的工作環境中從老鳥身上取經,這是遠距辦公無法取代的。

逾半員工偏好混合辦公 商院人才轉投科技業

但知名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一份研究顯示,超過一半的員工偏好混合辦公,也就是每週部分天數在家工作、其餘上班日進辦公室,比例遠高於COVID-19大流行前的30%。美國職場在疫情期間歷經大洗牌,跳槽以求更佳待遇的年輕人源源不絕,其中又以資訊科技(IT)人才為大宗。

隨著企業為疫後時代融合數位科技的營運模式布局,工程、雲端運算、資料分析、網路安全人才這段時間極為搶手。這些科技人才早在疫情爆發前就供不應求,疫情期間更是如此,也讓他們在跳槽時更有向資方喊價、爭取遠距辦公等福利的本錢。今年以來,美國企業界開出大量資訊科技相關職缺,但始終難以填滿,顯見符合資格的人才都抱著貨比三家不吃虧的觀望心態。

與此同時,商學院畢業生延續近年求職轉向科技領域的趨勢,亞馬遜、Zoom、Netflix等疫情期間生意興隆的科技公司延攬愈來愈多初入職場的商學院人才,無形間擴大渴求工作地點彈性的員工數量。

尋求勞逸平衡與控制權 8月430萬人辭職創新高

許多白領員工在家辦公近一年半後,面臨疫情趨緩後必須重回辦公室的局面,其中不少人無意重回過去每週進辦公室五天的型態。雇主為爭取或留住人才,不得不承諾疫後時代維持部分工作日可選擇在家辦公的混合模式。

根據勞工部數據,美國8月近430萬名員工自願辭職,創數據彙編20年來新高。企業陸續公布員工重回辦公室的規劃,大量員工心裡有數後選擇放棄,被認為是推動這波辭職潮的動力之一,也逼迫許多雇主重新評估遠距辦公的公司政策。

保德信金融集團(Prudential Financial)委託調查2,000名員工的結果顯示,四分之一受訪者打算在疫後時期找新工作,其中許多人打算離職的理由是尋求勞逸平衡;半數受訪者感覺COVID-19讓他們在決定職涯方向上更有控制權。

這場百年大疫不僅改變世局,職場也經歷一番劇變。對擁有搶手技能的員工來說,疫情帶來職涯突破與人生轉變的契機,雇主如提不出容許混合辦公的條件,恐在爭取人才與留才時屈居下風。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跨越「2025年懸崖」 日本力拚數位轉型搶才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