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1年12月
疫情無聲地捲動科技業的職場革新,連金融、服務業也加入這波搶人大戰。封面故事〈科技人才荒〉帶您一覽科技創新如何成為大國角力主戰場,各國又如何在這波科技戰中搶才留才,取得關鍵戰力,厚植國家實力。

* * *《更正啟事》* * *

本刊2021年12月1日出刊的第156期《暖暖山間的問路店》一文中,第9頁圖2暖暖淨水廠百年幫浦間照片「為陳才寶先生所攝,出處為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採CC-姓名標示-3.0-臺灣授權條款發布。特此更正。」
全球中央2021年12月

致力百萬難民融入德國 成就梅克爾政治遺產

2021/12/1 10:4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15、2016兩年,德國收容了100多萬的難民,根據去年底的報告,2015年抵德的難民,已有近一半找到正式的工作,如果不是疫情,比例將更高。

文/林育立 (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艾塔瑞(Sedra Al Tarris)今年21歲,2014年跟著爸媽和三個妹妹從敘利亞逃到德國。去年年中,她跟其他三名應屆高中畢業生與主管青少年事務的聯邦部長吉費(FranziskaGiffey)合照,照片登上德國各大媒體,頓時引起全國熱議。他們四人出身難民,卻成功完成德國高中階段的里程碑畢業會考(Abitur),而且全都拿下1點多的高分,可自由選擇大學科系就讀。

敘利亞2011年爆發內戰,民眾從此爭相出走到土耳其、黎巴嫩和約旦等鄰國,其中許多人還冒生命危險,跨海到歐洲避難。敘利亞至今仍是德國主要的難民來源國,目前德國收容的敘利亞難民人數多達80萬人。

艾塔瑞也是其中之一,剛到德國時一句德文也不會說,她的夢想是成為醫生。德國媒體封她是「柏林最聰明的高中生」,讚揚她是難民融入的典範。

免費課程與學徒制 讓難民貢獻德國經濟

2015年,成千上萬的難民搭船跨過地中海後,沿著巴爾幹半島步行北上,導致歐陸各國難以負荷。8月底、9月初,布達佩斯火車站前出現混亂場面,數千名難民難忍憤怒情緒,抗議匈牙利當局不願讓他們搭車到西歐。德國總理梅克爾與匈牙利和奧地利政府協調後,做了一個劃時代的決定,同意這些難民不需證件就可進入德國。從此,大量難民湧進,德國在2015、2016兩年一口氣收容100多萬的難民,其中將近一半來自敘利亞。

五年後的今天,回顧這次歷史性的難民危機,可發現德國為融入難民達成驚人的成就。

難民生活安頓下來後,德國政府馬上為他們提供免費德文課程。其中比較有機會獲得難民資格的人,例如敘利亞人,可以上所謂的「融入課程」,其中包含600個小時的語言課和100小時的文化課,學習如何用德文租房子、購物、看醫生,以及認識一夫一妻制、尊重同性戀、言論自由等歐洲普遍價值和文化。

像艾塔瑞這樣的青少年,全國各地學校還成立所謂的「歡迎班」,讓他們從初級的語言課學起。德國工商總會(DIHK)等全國重要的工商團體也鼓勵會員僱用年輕的難民當學徒,讓他們接受完整的技職教育,協助他們早日適應德國社會。

德國製造業長年為缺工所苦,年輕的難民無路可退,在異鄉展開新人生,勢必特別地勤奮好學,在樂觀者眼中成了未來的技術勞工。汽車大廠戴姆勒(Daimler)當時的執行長柴奇爾(Dieter Zetsche)甚至將這些難民與戰後西德為重建僱用的外籍勞工相比,認為他們的貢獻將讓德國再現經濟奇蹟。

根據紐倫堡就業研究機構(IAB)去年底的報告,2015年抵達德國的難民,已經有將近一半找到正式的工作,如果不是疫情,比例將更高,可見他們融入德國社會的速度,比一般預料的還快。

排外政黨聲勢下滑 仍扎根前東德地區

但另一方面,難民潮撕裂社會,後遺症到今天還在。德國另類選擇黨(AfD)主張退出歐元區,原本支持度滑落到僅剩4%,2015年下半年難民危機爆發,改訴求反難民,聲勢頓時上揚。從此,這個極右政黨在地方選舉連戰連勝,先後挺進所有16個邦的議會,並在2017年大選拿下12.6%的選票,第一次進入國會並躍居最大反對黨。

近幾年新進難民人數大幅減少,選民其實已不大關心難民議題,另類選擇黨失去著力點,在今年9月大選的得票率因此下滑到10.3%,但實力仍不容小覷。尤其在前東德部分地區,另類選擇黨成了憤怒民眾的代言人,組織深入社會基層,支持度高達兩成五。

排外政黨崛起反映的是社會的不安情緒。儘管總體來看,刑事案件的數量逐年下滑,德國其實愈來愈安全,但許多人的感受並非如此。接連幾次難民發動的恐怖攻擊和重大犯罪事件,更是深深撼動社會,增加民眾對難民的反感。出身東德的民眾,在30年前共黨政府垮台和兩德統一的過程中,早已歷經失業和轉業等人生重大轉折,對上百萬難民一下子湧進格外感到恐懼,讓排外勢力有可乘之機。

白俄遭控拿難民當武器 歐盟邊境危機升級

德國位居歐陸地理中心,擁有九個陸地鄰國,歷史上民族遷徙和移動原本就很頻繁。以首都柏林為例,17世紀曾接納大量的法國新教徒,市區有許多法國街名。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原本居住在中東歐的德裔人,有多達1,400萬人被迫離開家鄉逃到德國,加上蘇聯人、越南船民、被迫害的波士尼亞穆斯林、移入西德的東德人等,德國人口有多達四分之一、也就是2,000萬人有逃亡和移民的家庭背景。

他們大多是被迫離開家鄉,德國近代史對難民潮因此一點也不陌生。新來的難民與原來的居民屢屢發生衝突,但也有很多人樂於對難民伸出援手,出自人飢己飢的精神幫助他們。若沒有義工自發性的集結和付出,過去這幾年德國不可能安度難民危機。

不過,只要中東地區戰火頻仍,安全一天不改善,難民就會繼續湧進歐洲。德國和波蘭的邊境,最近就出現大量伊拉克和敘利亞的難民。據德國政府調查,他們是白俄羅斯獨裁總統魯卡申柯(Alexander Lukashenko)用來施壓歐盟的「武器」。白俄去年在爭議性選舉後鎮壓示威者和異議人士,遭歐盟制裁。白俄與俄羅斯合作,用飛機將難民從中東接來,送他們到歐盟的邊界,強迫他們進入立陶宛和波蘭等國,刻意製造難民危機,讓各國動蕩不安。歐洲的下一波難民危機又近在眼前,考驗各國的向心力。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