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露全球化缺陷 去中國化現在進行式
這波疫情之下,許多國家嘗到生產過度集中、依賴單一市場的苦果。未來各國在供應鏈調整上,不再只著重成本,轉而更注重分散風險,也因此,去中國化的趨勢是可以預見的。
文/潘姿羽 (中央社記者)
武漢肺炎疫情大爆發,徹底改寫2020年世界面貌,「反全球化」思維更興盛。不過進一步觀察,美國、日本政府鼓勵企業撤出中國,其餘國家也努力減少經濟對中國的依賴,似乎「反全球化」骨子裡,其實刻的是「去中國化」。
全球化其實就是中國化 疫後外企加速移出中國
1980年代中後期,「全球化」(Globalization)進入蓬勃發展階段,大大小小的經濟體從中嘗到經濟果實的美味,跨國企業盛行、國與國間的經貿網路錯綜複雜,網路無國界的特性更大大助攻,將全球化推向鼎盛時期,中國也在這波全球化浪潮中迅速壯大。
「以前說全球化,其實就是中國化。」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表示,以台灣為例,與中國語言相同、地理位置相近,且當時中國政府大力發展經濟,祭出租稅優惠,使得台商大舉西進,甚至到了過度傾斜的程度。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執行長賴樹鑫指出,不只台灣,各國都押了相當多籌碼在中國身上,歐元區最明顯的例子是德國,不只經貿往來密切,中國更是德國汽車主要出口市場;日本從工業到消費品牌都長期深耕中國,這也是為何疫情爆發初期,日本政府未對中國採取積極防堵政策的原因之一。
然而這波疫情之下,許多國家嘗到生產過度集中、依賴單一市場的苦果,不只企業醞釀加速自中國移出,日本政府更編列預算協助供應鏈移動。今年4月,日本政府編列2,435億日圓協助日企將生產移出中國,包括提供2,200億日圓協助回流日本,以及235億日圓協助轉移至其他國家。
對廠商而言,調整供應鏈茲事體大,但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供應鏈轉變其實從美中貿易戰就開始醞釀,後來又爆發武漢肺炎,「廠商已經有一些想法」。
龔明鑫解釋,美中貿易戰之前,國際供應鏈「又細又長」,因為依循比較利益原則,哪個地方生產成本最低,就往那邊大量生產,追逐成本優勢之下,使得供應鏈切得非常細,呈現「長鏈」型態。
然而,美中貿易戰築起的關稅壁壘,殺得許多廠商措手不及,不得不開始調整產能,否則中國作為貿易戰主戰場,一旦關稅調高,企業首當其衝。
全球分工模式出現裂痕 國安產業鏈回母國布局
緊接著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都處在史無前例的艱困時刻,隨著確診病例數飆升,口罩、防護衣、呼吸器等防疫物資告急,但產線早已外移,部分生產原料、零件也握在他國手中,使得供應鏈調整不再只是廠商自身課題,政府也準備好扮演一定角色,著手規劃戰備防疫物資,並鼓勵產業回流。
龔明鑫直言,各國都警覺到這樣的情況,國際分工勢必出現改變,不再一味成本考量、追求比較利益,而會朝向少量多樣化生產;在此趨勢下,低成本不見得是優勢,反而是擁有關鍵技術的國家,更能吸引產業鏈落地。
龔明鑫認為,未來供應鏈會轉為以品質、高低階做區隔,其實台商已經開始這樣做,這波台商回流潮中,高階伺服器移回台灣,低階則選擇在中國或是其他地方生產,就是明顯的例子。
至於政府應扮演什麼角色,協助企業度過這波轉型期?龔明鑫認為,若廠商有意將高階產能移回台灣,也許有資金和土地需求,「我們會做好準備」;若廠商打算往北美、東南亞、東歐布局,政府也能提供便利性協助,或是作為橋梁。
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楊伯耕進一步說明,台灣地理位置鄰近中國,中國早期又有成本低廉的優勢,使得台商海外布局會以中國為優先,但近幾年來,廠商已經意識到過度集中單一市場的後果,因此逐漸調整布局,才會有所謂「去全球化」看起來像是「去中國化」的現象,背後原因則是出於分散風險的考量。
「當然希望優先回台灣投資。」楊伯耕表示,若廠商回台投資,有利於強化台灣經濟體質,但廠商考量除了分散風險,多元布局也是關鍵,若廠商打算前往其他地區如東南亞,經濟部會帶著廠商蒐集東南亞國家政經情勢,找法人單位與當地國家接洽,或是請駐外經濟組協助;若為了貼近市場、前進歐美,經濟部同樣樂於提供協助。
中央銀行彙整近期經濟情勢,便在報告中指出,各國政府料將記取疫情期間,重要物資短缺經驗,以及考量供應鏈斷鏈風險,未來引導關鍵零組件、防疫物資等國安相關產業鏈,回到母國擴大布局。
賴樹鑫直言,全球各國包含台灣,過去都押了相當大的比重在中國,未來各國在供應鏈調整上,不再只著重成本,轉而更注重分散風險,也因此,去中國化的趨勢是可以預見的;但他強調,「不能說退出,沒有任何人會去放棄中國這麼強勁的內需市場,只是百分比會調整」。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