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或只是噱頭? 中國無人經濟蓬勃下的隱憂
無人經濟在中國看似蓬勃的背後,可能因不符國情,或高估對科技接受度,而埋下不穩定因素。從一家家無人商店倒閉的經驗或可揭示,在中國,無人經濟並非剛性需求,在追上風口的下一刻,面臨的恐是無情的泡沫。
文 / 陳家倫 (中央社駐上海記者)
無人餐廳、無人商店、無人加油站與無人KTV,無人經濟正在中國以各種形式顛覆民眾日常的生活經驗。無人經濟的崛起,相較其他先進國家對人力不足的「防患未然」,還正在享受「人口紅利」的中國,更多是受到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不斷革新而帶來的「線下實體生活大躍進」。
由於行動支付的便利,在中國生活,一整天都會接觸到自助或者半自助的服務。舉例來說,自從麥當勞2016 年在中國推出自助點餐之後,如今民眾到麥當勞吃早餐,是透過機器掃碼點餐,再線上結帳,接著領取訂單號,最後一道、也是唯一一道的人工程序就是領餐。
到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鮮生」超市購物,民眾也能自助結帳。只要拿起商品條碼靠近感應器,價格就會秀在螢幕上,若出現感應不良的情況,則改以手動輸入商品代號。若想買購物袋,一樣自己刷條碼,按下確認結帳鍵後,螢幕即會顯示總金額,最後只要下載盒馬鮮生的手機App 並綁定支付寶,就可以自助結帳。
自助點餐與結帳並不一定會提高效率,卻可減省人力,並透過介面設計引導消費者「買更多」,進而吸引店家採用。此外,人力精簡後,也可節省培訓和管理帶來的時間成本,每逢年關上演的「用工荒」也將有效緩解。同時,科技帶來的現代感,也更符合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吸引年輕人。
拜人工智慧之賜,倡導全自助的無人經濟也在中國一一落地。阿里巴巴繼2017 年在杭州開出快閃性質的線下實體店「淘咖啡」後,緊接著,2018 年底又在杭州開了無人飯店「菲住布渴」。房客從登記入住到乘坐電梯、進房、去餐廳、健身中心,都只需刷臉識別。
無人經濟在刷出應用的新高度時, 也帶來新興高端人力的需要。以電商京東來說,為了克服農村基礎建設落後,導致快遞配送時效性不彰的問題,近一兩年開始啟用無人機送貨試點,由於走空路的送貨方式可省去陸路遭遇的塞車困擾與地形阻礙,原本需要一小時的物流時間,大幅提升為10 分鐘。因應無人機送貨的需要,也出現「飛服師」這項新行業。
京東表示,「飛服師」負責無人機的系統控制、航線規劃、日常維修、保養。為了把關人才素質,京東自行成立「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除訓練員工,也對外招生。京東無人機宿遷飛服中心教官朱梓豪表示,飛服師訓練為期三個月,前兩個月是操作、維修等基礎培訓,接著是一個月的行業運用培訓,包括無人機配送規劃、航拍等。
無人經濟在中國看似蓬勃發展的背後,也伴隨隱憂。從前面列舉的例子可知,無人經濟背後都由阿里巴巴、京東等商業巨擘所提倡,這樣的市場需求,更多時候是人為帶動的。在線上消費幾近飽和後,期盼再回到線下實體店尋求業績成長,而被喊出的「新零售」所因應的各種無人技術比拚,則被質疑是否僅淪於科技競賽。
中國一名實體店的導購員觀察,在線上消費的熱情逐漸飽和以致退卻後,消費者重新回到線下購物,除了尋求商品的體驗外,更重要的是,還能與店員有情感上的交流與互動。換句話說,實體消費還提供了人際支持,回應消費者渴望被服務、被重視、被關懷的感性需要,若一味強調無人,對消費經驗來說並不一定加分。
再者,這種由商業概念出發的「無人經濟」,也可能因為不盡符合國情需要,或是過於樂觀地高估民眾對科技的接受度,而埋下不穩定的因素。
舉例來說,「無人經濟」在一些先進國家是為了因應勞動力短缺,但中國即使也有低生育率的遠慮,但目前仍處於收穫人口紅利之時。到2020 年,中國大陸的城市預估還將湧入1 億人,城鎮常駐人口將接近10 億,對多數從農村進入城市的中壯年勞力來說,因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大多從事各類城市基礎服務工作。這批人仍將會在未來15 年內,為城市服務業提供充裕的人口紅利。
超商等零售服務業是普通勞動力市場的主要就業管道之一,各種無人商店等高昂的設備投入與維護是否真的就便宜過嗷嗷待哺的數千萬雙勤勞的雙手?從一家家無人商店倒閉的經驗或可揭示,對中國大陸來說,「無人經濟」並非剛性需求,在追上風口的下一刻,面臨的恐是無情的泡沫。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