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拮据 英國皇家海軍江河日下
昔日的「日不落國」─英國,近年財政拮据,不但海軍艦艇未來恐有兩年無新式飛彈可用,重金打造的航空母艦海試時又發生漏水事件。面對國力衰退的事實,英國得考量調整自身的海軍戰略,可能會慢慢退出「藍水海軍」行列。
文/陳亦偉 (中央社副主任編譯)
19世紀到20世紀初,英國靠著擁有當時全球最強大的海軍雄踞七海。如今忙於脫歐談判且財政拮据,國力大不如前。去年11月有報導指出, 英國皇家海軍的19艘軍艦,恐有兩年無反艦飛彈可用;12月斥資31億英鎊(約新台幣1,243 億元)全新打造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HMS Queen Elizabeth)海試時竟漏水,需要大修。昔日的「日不落國」海軍淪落到挖東牆、補西牆的窘況, 令人不勝唏噓。
英國海軍的水面艦艇,除未來兩艘新航艦外,主要為六艘45 型驅逐艦、13艘23型巡防艦,另有少數船塢登陸艦、兩棲突擊艦等。相較2006年時仍有32艘驅逐艦與巡防艦,目前英國海軍作戰艦艇數已今非昔比,且到2030年之前,都不會改變這樣持續減少規模的態勢。
英國只有水下戰力的帳面仍可觀。四艘1980年代的特拉法加級核動力攻擊潛艦仍具戰力、三艘機敏級核潛艦,與美國的「維吉尼亞」級和俄羅斯的「855型白蠟樹」級核潛艦性能相近,連同核動力戰略導彈潛艦,英國的潛艦數量仍有雙位數。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 及《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目前配置英國海軍的「魚叉」反艦飛彈,因軍費缺乏、未預先做汰換計畫,使得接替的下一批飛彈出現斷層,2018年至2020年可能會沒有適當的反艦飛彈可用。耗時八年打造的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漏水,雖不影響海試,但需停泊港內修理,今年上半年才會再開始海上航行計畫。
專業海事雜誌《海事高層》(The Maritime Executive)一篇專文指出,現有6,500人的英國陸戰隊將裁減1,000人,同時還要讓兩艘屬兩棲艦隊核心的船塢登陸艦除役,顯示英國正進行所謂「國防微型化」政策,主因就是缺錢。
英國海軍預算每年平均減少8 億美元,財政拮据讓維繫戰力發生問題。此外,英國脫歐導致英鎊兌美元貶值,也使得英國向美國採購用於航艦艦載機的F-35 時,成本大幅增加。
即便財政問題能獲紓解,另一影響英國海軍戰力的原因是缺人。兩艘新航艦伊麗莎白女王號、姊妹艦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以及所屬水面艦,都亟需足夠官兵來操作。目前至少一艘驅逐艦與一艘巡防艦因缺乏足夠合格人員而出不了港,為此英國也決定讓一艘直升機航艦提前除役。
儘管英國國防大臣法隆(Michael Fallon)去年7月表示, 英國計劃今年派遣軍艦前往爭議的南海水域,執行自由航行的演習,但外界懷疑這類任務的規模與持續性。
英國國會的國防委員會早就警告,數量已「少得可憐」的海軍艦艇若還不能順利更新換代,將給國防帶來風險。國防委員會另對45型驅逐艦的設計存有「嚴重缺陷」表示不滿,因為該型驅逐艦在進入溫水水域後,發動機就會持續出現運行故障。
《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一篇專文指出,英國海軍注定要淪為「局部海軍」(partial navy),雖仍具打贏海戰的戰力,卻難以經略海洋,且打完仗後的戰力復元會很慢。
缺錢加上長期不需扮演像美國那種全球海軍的角色,連帶讓英國必須調整自身的海軍戰略,不再需要維持一支面面俱到的海軍,可能會慢慢退出所謂的「藍水海軍」行列。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