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行動支付令人失望? 電信業賽局才開始

2016/10/15 11:27(10/15 11:4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新支付時代來臨 你準備好了嗎?」專題之二(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5日電)一位電信業董座今年初曾感嘆「台灣行動支付令人失望」,時隔半年,行動支付市場熱鬧起來、方興未艾。以交通票證支付為主戰場的電信業儘管起跑得早,但賽局也才正要開始。

今年農曆春酒記者會上,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眼看Apple Pay已成功登陸, 台灣進展卻如牛步,重話批評「台灣行動支付令人失望」。

台灣行動支付環境確實落後中國大陸一大段距離,大陸諮詢機構預測,今年大陸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將超過約新台幣57.4兆元,台灣的行動支付發展2至3年,使用量仍無法衝高。

中華電信在2014第4季搶先推出NFC SIM卡結合悠遊卡服務,宣告行動支付開跑;五大電信業者和金融業者,也不只一次組隊宣示行動支付元年來臨,但這塊市場並未如預期般地發生「爆炸性成長」。

但今年下半年,行動支付市場熱鬧起來了。近期國內行動支付市場除了Apple Pay、Samsung Pay及Android Pay年底可望在台灣開通外,國內已有6款以掃瞄條碼進行支付的「GOMAJI」、「歐付寶」、「Pi行動錢包」、「街口支付」、「LINE Pay」及甫上線的「YAHOO超好付」等手機支付軟體百家爭鳴, 各自採取不同策略途徑,發揮行動支付的便利,激勵台灣用戶對行動支付的意識開始抬頭。

根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在今年3月發布「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分析」,台灣智慧型手機使用戶中,已經有19%使用行動支付的使用者, 較2014年增加14.2個百分點,成長幅度將近3倍。

觀察三大電信業者目前推出的行動支付,皆以更換NFC SIM卡為主, 主要瞄準台灣民眾使用最為普及的電子票證,綁入行動支付時須藉由NFC SIM卡才能使用。

今年推出「Wali錢包的」的台灣大哥大認為,對照目前市場上有多種不同的行動支付方式,都無法應用於交通領域,且用戶還需要重新學習如何使用,顯見電信業者具備的優勢。

電信業者推展行動支付,今年開始有了成果,除了行動支付意識抬頭,實質的優惠變成誘導用戶加入的「胡蘿蔔」, 目前中華電信「Easy Hami手機錢包」開通數約有數萬戶之譜,已小有收成。

台灣大「Wali智慧錢包」今年上線, NFC SIM卡發卡數達10數萬張,成功打響手機悠遊卡的聲勢,台灣大並攜手以UUPON力拚點數經濟, 可享電信帳單折抵、點數回饋等優惠,樂觀看好「用戶有需求,且有強烈意願使用行動支付。」

遠傳「friDay錢包」於今年8月15日推出, 整合遠東集團龐大零售資源, 更集結悠遊卡與HappyCash有錢卡,讓消費者可在搭乘捷運、公車,或是商店「手機嗶一下」小額消費。

另外,還能同步完成紅利點數平台HAPPY GO累兌點作業,就連eTag也能拿著「friDay錢包」進行加值,消費者可透過APP進行線上購物, 再到實體通路兌換物品; 也能在APP設定停車代繳與遊戲點數購買。「friDay錢包」發行僅2個月的時間, 用戶數正積極向10萬用戶數挑戰。

然而,與電信三雄總共超過2000萬戶的用戶數相比,目前願意使用NFC SIM卡行動支付的用戶, 僅是「九牛一毛」,還有相當大的成長空間。

業者分析,由於台灣使用實體卡片消費、搭乘交通工具已相當便利, 電信業者的行動支付多半要換SIM卡、下載特定信用卡,光是申請手續的麻煩,就讓不少用戶「先卡關」。

換言之,電信三雄的行動支付賽局,才正要開始鳴槍,更便利的多元服務,才是驅動用戶數爆發性成長的關鍵。近期電信業者積極運作,希望讓用戶直接在App中登錄信用卡就可使用,並延伸整合電信帳單,力拚用戶數急起直追。

中華電行動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表示,除了NFC SIM卡,中華電也正在思考其他的行動支付玩法,將採取多路並進方式,因應不同的支付情境。

台灣大未來除了整合各家電子票證的集點服務,將陸續新增停車繳費等生活應用服務,也將提供自動加值手機悠遊卡、一卡通的服務,期望以最快速度達成百萬用戶,目標成為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遠傳電信看好年底行動用戶目標挑戰30萬用戶數,頗有急起直追之勢。

整體來看,未來電信業者將挾帶著本身龐大的用戶資料庫與消費資料,輔以大數據分析,為消費者量身提供消費優惠與需求,讓手機取代消費者的實體錢包。105101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非接觸支付3大類盤點 優缺點比一比
172.3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