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花蓮震後重建路|中央社 CNA

現場直擊|花蓮震後重建路|中央社 CNA

2024年4月3日上午7時58分,芮氏規模7.1的強震重創花蓮,市區建物倒下,路毀橋斷,巨石轟然墜落在峻秀壯麗的峽谷。一年過去,中央社採訪團隊重返太魯閣,大地傷痕仍在,生命力蓬勃的原生植被已從岩壁裂縫萌芽。大自然與人,正以堅韌的復原力量重新站起。

七腳川溪旁的「蓮花大樓」有17樓,屋齡29年,原先有128戶近400人居住,震後被判定為黃單建物,有10多家住戶返回,居住在危樓
七腳川溪旁的「蓮花大樓」有17樓,屋齡29年,原先有128戶近400人居住,震後被判定為黃單建物,有10多家住戶返回,居住在危樓。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3月21日
「蓮花大樓」管委會主委張惠蘭帶著採訪團隊直擊建築毀損嚴重區域,部分牆壁已破裂,陽光穿透窗框
「蓮花大樓」管委會主委張惠蘭帶著採訪團隊直擊建築毀損嚴重區域,部分牆壁已破裂,陽光穿透窗框。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3月21日
其中一層樓的陽台曬著衣物,可見部份住戶返回居住,照常作息
其中一層樓的陽台曬著衣物,可見部份住戶返回居住,照常作息。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3月21日
管委會取得全部住戶共識,「蓮花大樓」是黃單建物名單中最早決定進行耐震補強的大樓,也很快地找到技師團隊做補強設計。但為大樓做「斷層掃描」、「動態歷時分析」等報告、以及各項申請送國震中心審查,卻屢被以不同的理由退件,過程歷經數個月又回到原點,讓為此四處奔走的主委張惠蘭很氣餒
管委會取得全部住戶共識,「蓮花大樓」是黃單建物名單中最早決定進行耐震補強的大樓,也很快地找到技師團隊做補強設計。但為大樓做「斷層掃描」、「動態歷時分析」等報告、以及各項申請送國震中心審查,卻屢被以不同的理由退件,過程歷經數個月又回到原點,讓為此四處奔走的主委張惠蘭很氣餒。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3月21日
「蓮花大樓」因地震受損嚴重,一間住戶廁所內的馬桶直接被震裂
「蓮花大樓」因地震受損嚴重,一間住戶廁所內的馬桶直接被震裂。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3月21日
「蓮花大樓」尚在等待修復的過程中,部份住戶只能冒著風險在大樓裡生活
「蓮花大樓」尚在等待修復的過程中,部份住戶只能冒著風險在大樓裡生活。中央社記者王騰毅攝 114年3月21日
製作/數位新聞中心
攝影/王騰毅
網頁設計/劉姿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