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鬼才寫新藝城票房神話 票房橫掃港台

「新藝城出品,觀眾有信心」,這是1980年代新藝城的招牌口號。(截自Youtube)

「新藝城出品,觀眾有信心」,這是1980年代新藝城的招牌口號。今年金馬獎邀請當年在「奮鬥房」創作的7人小組出席典禮,金馬執委會執行長聞天祥說,新藝城的創作貼近觀眾,在商業上獲得極大的成功。

新藝城最初由黃百鳴、麥嘉、石天組成,後來加入了曾志偉、徐克、泰迪羅賓及施南生;他們各展所長,像是主導的麥嘉能導能演,徐克導、演之外還懂繪畫,泰迪羅賓擅長音樂作曲,黃百鳴能寫、能編,在圈內又有好人緣,7位鬼才攜手合作,在香港影壇形成一股新勢力。

他們拍的第一部片「滑稽世界」(港名「滑稽時代」),紀念1977年去世的喜劇演員卓別林。導演就是吳宇森,只不過當時吳宇森和嘉禾還有約在身,只能化名為吳尚飛。

當年,7人小組幾乎天天熬夜通宵,窩在麥嘉家中一個叫作 「奮鬥房」的小房間裡,大約2.4坪的房裡只放得下一張書桌、一個書架、一架電視,擠得不得了。7人小組採用集體創作模式,以娛樂觀眾為首要目標,不眠不休想出許多創造風潮的新點子。

2016年,香港電影資料館的新藝城特展中,還特地重建了一個差不多大小的空間,讓人感受7人小組既侷促又親密的工作氛圍。

70年代,香港電影以邵氏、嘉禾最具影響力,拍攝武俠片、功夫片蔚為風潮;那時的台灣影壇以瓊瑤電影、愛國政宣片為主。直到新藝城出現,「7人小組提出新的點子,也很敢去嘗試,打破觀眾習以為常的電影模式,給予更都會、節奏更快速的電影,非常貼近觀眾」。聞天祥說,新藝城在80年代迅速竄起,與邵氏、嘉禾互別苗頭,三強鼎立。

新藝城在電影商業化的成功不容小覷。198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青少年也頗具消費實力,新藝城看準這波風潮,編寫青少年喜愛的鬼怪喜劇「小生怕怕」、「靈氣逼人」、校園喜劇類型的「開心鬼」系列,以及適合闔家觀賞的「八星報喜」、「全家福」等,票房自然回收得快。

聞天祥說:「新藝城走的不是藝術的孤高堡壘,也不像以往傳統大片場的製作概念,它更年輕,在那個時代很創新,它先在商業上站穩腳步。」同時也有意識的策略排片,像在聖誕節檔期就推出「聖誕快樂」,暑假就推「開心鬼」、「追女仔」、「鬼馬智多星」,春節就推賀歲片,帶領香港電影娛樂事業進入黃金時期。

尤其新藝城在中後期推出的「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監獄風雲」等系列電影,更是台灣四、五、六年級生的回憶。

英雄本色電影海報(取自香港影庫)

聞天祥提到,他16歲寫的第一篇影評就是「英雄本色」,講兄弟情誼、男性的電影過去不是沒有,但在新藝城之前,只能在古裝片看到這類題材,「英雄本色」故事背景在現代,「那時候對我來說,是非常震撼的觀影經驗」。

雖然走商業路線,不過新藝城在金馬獎也獲得不少獎項。導演徐克執導的「夜來香」(港名「鬼馬智多星」),1981年拿下第18屆金馬獎最佳導演、攝影與剪接獎,那年徐克才31歲。面對當時台灣多半為政治宣傳片,徐克以偵探動作喜劇片拿獎,聞天祥直呼:「當時可以說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但也改寫了電影史。

此外,1986年吳宇森以「英雄本色」拿下第23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獎,狄龍也以此片拿下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搭錯車」在第20屆金馬獎風光入圍11項,最後拿下原作電影音樂、插曲,孫越更奪得最佳男主角。

新藝城僅有短短10年光景,卻帶領港片走出全新風格,當年這7人小組為何會瓦解,眾說紛紜,連當事人都語焉不詳。聞天祥認為,這7人會為志趣相投而在一起,也可能因為彼此個性,以及所需要的不同而分道揚鑣,「但重要的是他們經歷過、努力過,有過那樣的成績」。

時隔30多年,除「光頭佬」麥嘉淡出影壇外,黃百鳴、曾志偉、徐克、施南生都還在娛樂圈中呼風喚雨,7位鬼才在金馬獎頒獎典禮合體頒獎,將勾起影迷許多回憶。

聞天祥說,無論他們是為了金馬獎,或是為了金馬主席張艾嘉而聚首,「7人願意重新再站上同一個舞台,代表他們對那個時代一起經歷過的事情,是很看重的」。(記者鄭景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