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更多訊息

中小微企業AI應用/做麵條也能智慧化?!大呷麵本家靠AI將傳統製麵數位化

發稿時間:2025/08/19 15:54:4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819 15:54:44)有想像過麵條也能智慧生產嗎?台灣老牌製麵企業「大呷麵本家」與AI技術公司「詠鋐智能」攜手合作,成功將傳統製麵技術數位化,透過智慧生產技術解決人力短缺與製程良率難題,大呷麵本家董事長劉世欣表示:「AI技術讓我們用更智慧的方式生產麵條,既能確保品質,也讓技藝傳承變得更精準。」

【AI技術的四大應用 改善製麵品質】

聽起來很玄,智慧生產麵條怎麼生產,劉世欣說:「首先,溫濕度監控系統,監測乾燥室氣候條件,透過數據調整環境,避免因氣候變化導致產品質量不穩。」生產部王經理就透露過去為了在37度的乾燥室內顧溫度變化,每一小時要進來看一次,連吃飯都沒時間,高溫下太久還中暑暈倒過,反觀現在透過監控系統,從乾燥室外就可一目了然相關數據,員工每四小時再進乾燥室確認即可。劉董事長說:「AI導入後,我們的乾燥室人力節省了近三成,且有效提升了工作環境的安全性和舒適度。」

再者,加水量預測系統:根據麵條種類,精準計算加水比例,提升生產精準度,降低因人工判斷誤差導致的品質問題。

第三,智慧傳承小助手:將老師傅的經驗數據化,形成標準化作業流程,幫助新進員工快速掌握技藝,詠鋐智能執行長謝宗震表示:「透過數據標準化,讓老師傅的經驗得以傳承,新人也能快速上手,生產效率顯著提高。」

最後,環境監測設備:實時監控生產區空氣品質,保障員工健康並改善工作環境。

【數位轉型顯成效 良率穩步提升至93%】

AI系統的導入為大呷麵本家帶來顯著成效,產品生產良率從87%提升至93%,穩定性和一致性均大幅改善。劉世欣透露「過去偶有NG品被退貨,但最近半年客戶滿意度高,退貨率降為0。」他認為數據化與標準化的流程,不僅提升生產效率,也可降低營運成本。

未來大呷麵本家將持續拓展AI應用至客戶管理與銷售端,進一步精準匹配市場需求,劉世欣表示:「導入AI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長期投資。」詠鋐智能執行長謝宗震也給予傳產企業想導入AI建議,應先從數據收集與基礎監控入手,逐步建立系統化數據框架,循序漸進實現數位轉型。

歡迎前往「AI驅動.智領未來-數位轉型亮點案例分享」了解更多大呷麵本家應用AI的內容;該內容由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採訪編輯整理,希望透過實際案例分享,協助業者善用AI技術,順利踏上數位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