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臺科大攜手NVIDIA、華碩打造學界首座AI數位雙生實驗室 加速AI人才培育

發稿時間:2024/08/07 17:15:04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807 17:15:04)在全球產業迅速變革與數位轉型的潮流中,AI技術已成為產業進化的關鍵推力,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緊抓產業趨勢,與AI晶片巨頭NVIDIA(輝達)、PC大廠華碩(ASUS)共同成立AI數位雙生實驗室(AI Digital Twin Lab),導入最高端的軟硬體設備,聚焦智慧製造、營造工程、資訊娛樂及醫療等產業的創新研發,協助師生訓練並運行大規模的深度學習模型,強化學生在生成式AI和數位雙生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能力,加速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AI人才。

臺科大與NVIDIA、華碩攜手成立AI數位雙生實驗室,加速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AI人才。左起:臺科大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所長姚智原、華碩聯合科技系統事業總經理廖逸翔、臺科大校長顏家鈺、NVIDIA台灣業務協理邾亦為、臺科大產學長楊成發。
臺科大與NVIDIA、華碩攜手成立AI數位雙生實驗室,加速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AI人才。左起:臺科大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所長姚智原、華碩聯合科技系統事業總經理廖逸翔、臺科大校長顏家鈺、NVIDIA台灣業務協理邾亦為、臺科大產學長楊成發。


AI數位雙生實驗室導入最高端的軟硬體設備,協助師生訓練並運行大規模的深度學習模型,強化學生在生成式AI和數位雙生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能力。
AI數位雙生實驗室導入最高端的軟硬體設備,協助師生訓練並運行大規模的深度學習模型,強化學生在生成式AI和數位雙生技術的研究和應用能力。

「NVIDIA x ASUS x NTUST AI數位雙生實驗室」今(7)日舉行開幕儀式,在生成式AI的研究將著重在自動駕駛車輛、製造業製程檢測與模擬等領域,而在數位雙生的應用上則聚焦在智慧製造與智慧城市治理。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表示,很高興能與NVIDIA和ASUS共同打造AI數位雙生實驗室,透過導入最先進的硬體設備和軟體平台,為學生提供一個符合業界標準的學習環境,「未來臺科大將計劃在華夏校區打造綠色能源驅動的算力農場,期許三方能夠深化合作,在各項前瞻研究與產學合作上帶來突破性的發展。」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致詞。
臺科大校長顏家鈺致詞。


NVIDIA台灣業務協理邾亦為指出,「NVIDIA很榮幸可以與華碩一同為臺科大打造AI數位雙生實驗室,推動領先全球AI創新的技術,也同樣內建於每台GeForce RTX PC中,將為臺科大師生在生成式AI和數位雙生等領域的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推動次世代人才全力探索AI的無限可能。」

NVIDIA台灣業務協理邾亦為致詞。
NVIDIA台灣業務協理邾亦為致詞。


AI數位雙生實驗室配備華碩 AI 筆記型電腦,最高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4070筆記型電腦GPU(321 AI TOPS)驅動先進的AI功能,成為師生們學習AI運算的最佳利器,讓師生在學校就有機會進行大規模的數值分析和計算,例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建置數位模型和預測分析等應用,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準確度。

華碩聯合科技系統事業總經理廖逸翔說,華碩一直以來都致力於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很榮幸能將兼具創作與頂尖電競效能的ROG Strix G17 AI電競筆電導入到AI數位雙生實驗室。「我們相信,透過ASUS強大的硬體性能和NVIDIA先進的RTX AI平台,將能激發臺科大同學的無限潛力,為台灣的AI產業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華碩聯合科技系統事業總經理廖逸翔致詞。
華碩聯合科技系統事業總經理廖逸翔致詞。


「數位雙生(Digital twin)」指在數位平台中建構出類比現實世界的物體、製程或系統,並透過AI、機器學習、資料分析等方式獲得物體在不同環境或條件中的變化及回饋,模擬其在真實世界的運作情況。臺科大人工智慧跨域科技研究所所長姚智原舉例,算力的提升大幅減少取得運算結果所需的時間成本,未來藉由產學合作,製造商可以透過數位雙生模型進行試錯,節省開模、實體驗證失敗的成本,甚至也能藉由數位雙生概念,幫助營建業進行智慧城市模擬、營造業的邊坡預測、工業製程的瑕疵檢測等,具體運用的行業別及範圍相當廣泛。

在產學合作方面,臺科大已與XR研發公司愛實境(iStaging Asia)、遊戲研發公司鈊象電子合作,將運用NVIDIA技術,讓學生得以透過企業的實際應用案例,參與產業數位化的過程。

「NVIDIA x ASUS x NTUST AI數位雙生實驗室」未來也會整合校內資源,與臺科大工業4.0中心及教育部特色研究中心合作,除了將數位雙生技術導入台灣產業,解決以往無法處理的複雜問題外,也進一步提升次世代STEM人才必備的實作經驗技術能量,促進產業升級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