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教育部文藝創作講座分享會於東海大學舉辦 中文系師生共創校園文學風景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201 13:05:20)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東海大學中文系11月28日於東海大學人文大樓展學廳舉行「我的書寫.我的夢—112年教育部文藝創作講座分享會」,邀請本校知名作家周芬伶、言叔夏、林餘佐教授,與近三年榮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的學生們進行對談和交流,分享各自對書寫的心路歷程與看法,會議由高禎臨主任開場引言、許建崑教授主持。
東海中文系系主任高禎臨開場談及東海校園內擁有獨特的文學風景,是藉由各個老師與學生們引領創作、互相交流培養而成,除了近年亮眼的獲獎紀錄之外,高禎臨主任認為東海是一個特殊的包容的環境,能夠容納各式各樣的靈魂與創作,任何一種靈魂的存在都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在這個自由且包容的環境下得以寫出獨特的感受。她引用周芬伶老師「放光的種子」一文,期許這些播下的種子能成為茁壯的文學森林。此次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所舉辦的分享會,是由於近三年,中文系共有六位學生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黃柏勳、涂瀞尹、王信文、羅凱瀚,以及畢業生趙鴻祐和王仁劭,涵括小說與散文的領域。而今年度的得獎者則是法律系的許惠惠獲得小說組的優選獎。足見東海相當充沛的文學創作風氣與能量。
周芬伶老師分享教學這四十年的心得,笑稱學生大多叛逆、不是太乖,隨著時間包容力越來越廣闊,在東海創作上的包容環境提供更友善的空間。周芬伶老師也提到雖然有天生而能的寫作者,但對的環境相當重要,而東海是一個能夠讓人靜心創作的校園。
言叔夏老師講述她與東海的起源,並且認為大學這個空間與高中有許多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自己決定要從課堂中得到什麼。認為這些環境是與自身相融的一個過程,而東海的特色是可以容許很多「怪人」──可以擁有自己的個性與特質,有這樣一個空間可以容納這樣的「怪異」。言叔夏老師分享在散文寫作課堂上,由於散文是相對接近自身個人生命經驗的文類,在授課中感到珍惜──因為文類,從修課學生領受到生命中貴重且私密的經驗,在這樣珍貴的前提下才能夠進行嚴肅的討論,也非常珍惜東海這樣的創作環境。
林餘佐老師則認為寫詩是相當私我的事情,是想看但不想被看透,認為詩是隱藏在自己之下。而寫詩是需要召喚記憶,有一種「時差」。他認為省思自己、回到自己,要先寫出對自己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感染他人。他也提到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有其貴重意義,能讓他人看見這一輩的青少年如何思考、如何看待世界。
在得獎學生的方面,王信文表示除了文字書寫本身,技術上也需要交流與切磋。東海的創作課上時常會將作品交出、在課堂上被老師與同學評論;另外則是其他表演藝術的影響,他提及在高禎臨老師的戲曲課上習得戲劇張力,再回饋到書寫之中;最後他引用大提琴演奏家丹尼爾.繆勒修特,認為文學創作與音樂演奏一樣,必須要與讀者保持一個美好的連結。
已經畢業、現任職出版社的趙鴻祐分享自己在研究所時期的寫作經驗,與得獎作品的起源:當一度陷入創作瓶頸期決定休學入伍,卻認識來自其他生活圈來的服役者,因而讓他產生靈感,將人與故事寫進小說。得獎後他特別喜歡在書寫中模擬他人的人生、與自己的生活有哪些交點。另外他提到單篇小說的書寫與整本書為概念的差異。他也提醒大家,不要害怕寫出覺得失敗的作品,這些作品都會成為養分,在未來或許有所用處。
同為畢業生、今年十一月甫出版短篇小說集的王仁劭,表示東海是一個充滿人文的環境,有非常多各文類的專業老師,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被啟蒙。他分享得獎作品的起源是來自於與朋友的玩笑、創作動機可以是簡單的,他認為身為一個書寫創作者,如何找到靈感、與普通人最大的差異是在同樣的事物能夠看到不同面向、並賦予這些平凡、普通的事物嶄新的意義。
羅凱瀚談論自己對書寫創作上的看法,藉由自己的與母親夢境,在解夢的過程中思考到所有夢境都來自現實,而他也表示文學書寫最後也是指回自我,在書寫的過程中,與自身生命互相參照;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在創作者用修辭招攬觀眾的同時,要告訴觀眾自己如何在乎世界。
黃柏勳則分享他與文學的緣起是中學時代為了逃避英文課而躲在地下室圖書館,閱讀白先勇的《孽子》,那是他第一本認真讀完的書籍;認真寫作則是在大學之後的事情,隨著學長姊成立詩社、發行詩刊──他回顧這些歷程,坦言他的書寫核心這些有所關聯、是要去追溯生命歷程、問自己是如何一路走來。他認為要問自己文學書寫對於自己的意義,這是重要的。
法律系的許惠惠表示在選取寫作題材的「不寫」比「要寫」更來得重要,也表達對於這個時代寫作議題與創作者之間,涉及未知領域時會帶來危險的認知誤區;她也引用吳明益,談到這個時代面對的是比創作者經驗非常豐富的讀者,與其自己的作品對他者的意義,對於自身意義才是更基本、更加重要。
本次分享會中,老師們各自分享在東海創作環境的心得,以及文學創作的新法、自身的創作理念,獲獎學生們也表達自身創作經驗的想法。分享會的尾聲,在問答環節中,也回覆了三位大學部的學弟妹們創作相關的提問──比如創作者的作品與自身及家人的關聯、如若遇到寫作瓶頸該如何應對等,在創作經驗的分享與傳承中,分享會圓滿結束。會後高禎臨主任表示:「年輕的世代對於創作這件事遠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成熟。今天的座談裡我們聊到什麼樣的環境可以種出文學的果實?那應當是一個最自由、最開闊的環境,讓每一種靈魂都可以在此間悠遊地存在,被理解與尊重,包括寫下自己真正想說的話。這也是大學最為珍貴之處了。」如同她在引言所提,在這些分享與傳承之下,東海的文學森林能夠日益茂密、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