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迷惘中的青少年… 在網路時代中尋求自我認同感

發稿時間:2022/11/07 14:32:1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1107 14:32:16)心理學家愛利克·埃里克森將人生視為一個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強調心理社會發展是連續累積的,「自我認同」被認為是非常重要的人生任務。在青少年階段的個體發展任務是「發展自我認同」以及「角色認同」,融入團體、尋求被認同感,追求自己在社交群體中的地位。但是,在網路社群發達的狀況下,青少年不只是在學校、同儕、朋友…等現實世界中尋找認同感,越來越多青少年在現實環境中遭遇困擾時,往往轉而在網路世界中尋求心靈慰藉和認同感。

根據人力銀行網站調查,超過5成上班族曾想過要當網紅,8成的人會收看網紅影片,而越來越多青少年非常在意自己在社群軟體是否被關注?是否被按讚?追蹤人數是否上升?甚至文章底下沒有被留言或分享就會感到沮喪,成天滑手機尋找話題、追逐限時動態,習慣經常檢查自己的社群媒體帳戶,藉此檢查朋友的活動,深怕自己漏掉新鮮事物跟不上別人的進度,似乎也失去了自我認同。

小時候我們的自我認同來自於家庭、父母對我們的評價,進而變成我們對自己主觀評價的基礎,當我們習於透過他人眼光來評價自己、認同自己甚至下決定時,我們將失去對自己人生的主控權,而常常被他人意見、看法、期待而舉棋不定,或情緒被他人回饋所影響,反而因為過度在意他人看法而變得憂鬱、無力、挫折。為了拿回對自己情緒和人生的主導權,桃園「張老師」建議青少年:1.減少關注社群的時間,暫停習慣性地追按讚的習慣;2.與他人建立真實的接觸;3.透過各式各樣的活動好好認識自己的喜歡、不喜歡、擅長和不善長;4.不要否定自己真實的情感,就算失敗了沒有做到也沒關係;5.接納不完美的自己、鼓勵自己多學習多成長;6.嘗試多肯定自己,遇到負評時,看見自己的付出和努力,不要被惡意評價影響了自己。桃園「張老師」提供免費服務專線1980(依舊幫您),如有遇到困擾的問題會有專業的輔導人員協助您,不要一直去追尋別人評價的自己,透過生活的挑戰更認識自己、接納自我,欣賞自己的美,提升自我認同
感。


迷惘中的青少年… 在網路時代中尋求自我認同感
迷惘中的青少年… 在網路時代中尋求自我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