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科技助攻和智慧醫療的跨領域見解:「智慧醫療沙盒」展現未來的創新生活

發稿時間:2022/09/02 16:06:36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902 16:06:36)面對新冠肺炎 (COVID-19) 在全球大流行的影響,對各國醫療產業造成衝擊,也帶來許多新機會,更加速了未來醫療服務智慧化的腳步。政府為了建構有利臺灣生醫與產業跨域生態系環境,《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於2021年底修正公布,並將「數位醫療」納入適用範圍,展示我國對生醫政策的積極推動。理律文教基金會長年扎根法治教育受到各方的肯定,過去與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一同推動科技倫理與治理教育,教學成效顯著且頗受好評。今年為迎接疫後新未來的趨勢,理律學堂特別安排請資策會科技法律研究所─王自雄主任受擔任跨領域講師,攜手與醫療、電機、資工及法律領域的專家學者整合所學,帶領各科系學生探討「新興科技與智慧醫療」的議題。

「智慧醫療沙盒推動芻議」之課程內容,整體聚焦於四個主題:智慧醫療產業發展趨勢、我國智慧醫療發展狀況、沙盒及相類制度、智慧醫療沙盒推動芻議。講者分別從不同角度的觀點提出智慧醫療與法律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與契機,期盼引發相關產業對此法制議題的思考,使大眾深入了解政府、法律、科技、醫學的決策核心,皆有助於連結與觸發現代人於科技發展下的行動能量。

給智慧醫療未來進行式的備忘錄

首先,王自雄主任舉出全球智慧醫療市場的發展預測報告,藉此評估該領域的市場動態與規模。據資料顯示,2021年智慧醫療在全球的市場規模約為1,840億美元,而到2025年將達到2,760億美元,以7.6% 的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在此之中,「遠距健康」 (Telehealth) 的服務又高於「健康資訊系統」 (Health IT),因人們在醫療保健的形式與樣貌將與過去大為不同,特別是疫情加速遠距醫療照護鏈,民眾遠距會診的需求大增,足可見未來臺灣醫療與周邊商品市場需求龐大。

對此,王自雄主任提醒我國要培養兩顆新星,每顆星如同一項新產業,帶動臺灣新的成長動能,並創造豐厚的經濟產值。當產業產值達到一定的目標效應,具條件形成應有的規模經濟,我們才能拓展供應鏈及關連產業的發展。然而,產業界能否將數位醫療與法制政策相結合,並建置持續經營的商業模式,才是醫療應用領域得以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

「智慧醫療沙盒」為階段性工具而非目的,離開試驗場域的下一步?

智慧醫療沙盒制度提供四大特點:產業創新驗證、創新兼顧安全、跨部會協力、排除法令障礙。目前通過政府的計劃正大力推動,而推動此政策首要之務,現實狀況是克服法規制度障礙,讓業者能跨越政府設下的合法性門檻,走出一條創新服務的路。王自雄主任提問時坦言,為什麼我們需要智慧醫療的應用?當你技術改變的時候,有一些本來做不到的事情,現在應該可以做。而這樣做能讓大家的生活變得更好,在醫療上面得到更好的照顧。若我們將沙盒視為一座玩沙區,試驗者應該縮短於沙盒制度內的試驗時間,因為任何智慧醫療的臨床驗證,凡是停留在沙盒狀態之中,申請單位只能暫時免於法律責難,以及排除法律規範,並無法與外部法律環境的相關規定接軌,因此,智慧醫療沙盒應屬階段性工具而非目的。更重要的問題在於,當試驗者離開沙盒制度之後,他們的路該往何處前進?一般業者需研擬與建構商業驗證模式,達到「概念驗證」 (Proof of Concept, PoC)、「服務驗證」(Prove of Service, PoS) 及「商業驗證」(Proof of Business, PoB) 三個面向的運作模式,才能真正落實新創智慧醫療服務,創造企業價值,進而加速臺灣生醫數位轉型,為民眾帶來更優質的服務與生活。

●本課程精彩影片回顧請至本會Youtube頻道「理律文教基金會」觀賞,
《智慧醫療沙盒推動芻議(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DpvRxw4chs
《智慧醫療沙盒推動芻議(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G6s957lQFo

●課程參考資料:
《理律學堂電子報第387期》https://www.leeandli.org.tw/paper/paper2022_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