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平台
歡迎公司行號投遞新聞訊息!詳洽業務行銷中心 人工服務時間為週一至週六9:30-12:00、14:00-18:30 如有週日發稿需求請於週六18:00前完成刊登程序。

拓展聽覺舒適圈──評《從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林惠琦大鍵琴獨奏會

發稿時間:2022/06/28 12:09:15

台灣旅美大鍵琴演奏家林惠琦於國家兩廳院演奏廳演出《從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大鍵琴獨奏會。(攝影/陳宥中)
台灣旅美大鍵琴演奏家林惠琦於國家兩廳院演奏廳演出《從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大鍵琴獨奏會。(攝影/陳宥中)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20628 12:09:15)撰文/王敏而

演出:林惠琦(大鍵琴)
時間:2022/6/21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演奏廳


所謂的「古樂演奏」在歐美各國已然風行多年,近年來這股「古樂風」也逐漸吹入台灣,但整場僅由大鍵琴獨奏的音樂會在台灣依然不算多見。林惠琦的大鍵琴獨奏會無論是對資深樂迷或是新手愛樂者而言,都是一個新鮮的體驗,當天演奏廳超過八成的入座率也側向說明了台灣聽眾勇於拓展自己聽覺舒適圈的嘗試精神。

林惠琦博士畢業於美國加州克萊蒙研究大學,在超過10年的旅美生涯中,林惠琦致力於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鍵盤作品研究,同時也以鋼琴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者的身分活躍於國際樂壇。本場音樂會的規模相當宏大,不只橫跨了從16到18世紀中葉,大約兩個世紀的作品;在地域上,也安排了英國、德國、法國的曲目,讓聽眾能在時間和空間所構成的經緯度上領略從文藝復興到巴洛克時期的大鍵琴音樂藝術。這樣的嘗試固然值得肯定,但如此宏大,同時橫跨時間與空間的企圖卻也出現了一些挑戰,值得反思。


音樂史敘事的目的論

首先在曲目的選擇與演奏順序上,上半場是路易‧庫普蘭 (Louis Couperin, 1626–1661) →拜爾德 (William Byrd, 1539/40–1623) →拉摩 (Jean-Philippe Rameau, 1683–1764) →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下半場是法爾納貝 (Giles Farnaby, 1563–1640) →佛格雷 (Antoine Forqueray, 1672–1745) →巴哈 (1685–1750)。這樣的演奏順序,的確在時間上呼應了音樂會的標題「從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然而卻似乎陷入了一種音樂史論述的目的論,意即音樂發展的主軸是由英國作為起點,法國中介,最終在巴哈手中達到巴洛克時期的高峰。若遵循這樣的曲目敘事,聽眾是否也可能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英、法、德三國其實有著各自獨特的發展模式呢?誠然,巴哈的創作生涯確實明顯受到英國、法國……等其他歐洲國家音樂風格的影響,但這並不意味著晚期巴洛克的音樂發展只以巴哈的概念為核心。仔細探究,歐洲各國在18世紀的創作手法依然具備著各自的特色(下文會再以本場音樂會的曲目做更多的說明),可惜這些多樣性,在如此的曲目安排下則可能有被過分簡化的風險。


音樂風格的多彩與詮釋的困難

延續上文提到的各國音樂特色,如果想要在一場音樂會中含括英、法、德各地的精神,隨之而來的困難就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透過表現詮釋來凸顯出這些作品獨特的內涵。比方,兩首英國作曲家創作於文藝復興時期的曲目在結構上較為自由,但卻需要在精簡的篇幅中展現出豐富的情感與人文關懷。法國作品則強調舞曲的結構與華麗的宮廷風格。巴哈的作品則給了演奏家展現個人技巧的空間。面對如此多樣的風格與技巧的考驗,林惠琦演奏的完成度已經相當令人激賞,卻也有部分細節存在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空間。

在兩首英國作品的演奏上,林惠琦精緻的呈現了許多細微的情緒轉折。在拜爾德的《幻想曲》中,對位法的樂段演奏嚴謹;輕快的樂段則相當靈巧。法爾納貝的《山行丘鷸》結構類似於變奏曲,以豐富的節奏變化發展作品,林惠琦在演奏中也嘗試強調不同節奏型所帶來的音響特色。雖然兩曲在快速音群的段落偶有失誤,但大體上不影響想要表達的色彩與情緒變化。

三首法國作品可謂本場音樂會中的精彩之處。路易‧庫普蘭的《F大調組曲》和佛格雷的《C小調組曲》都需要透過大量華麗的裝飾音和鮮明的附點節奏來展現法國宮廷的音樂風格。林惠琦犀利的顫音技巧恰如其分的展現了宮廷的貴氣,讓人忍不住期待她更多和聲變化與舞曲節奏之間的配合而顯示出更強烈的方向感。另一個角度來思考,這種聲響的雍容,又不能說不是巴洛克時期風格特色。拉摩的《獨眼巨人輪旋曲》雖然長度不過四分鐘,但卻需要高超的技巧來呈現複雜的音樂織體。林惠琦的技巧呈現游刃有餘,且層次分明,可謂是本場音樂會最大的亮點。

兩首巴哈的作品是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詳的。上半場最後的《義大利協奏曲》應該是觀眾最為熟悉的曲目。雖然僅由一架鍵盤樂器演奏,但從創作手法來看,卻實實在在體現出了協奏曲總奏段落和獨奏段落彼此交替的特色。和我們熟悉的鋼琴音色銳利洶湧不同,林惠琦的演奏四平八穩,不慍不火,展現大鍵琴細水長流的特質。讓人忍不住好奇,大鍵琴是否能在不同的鍵盤之間製造音色變化來呈現總奏與獨奏段落的反差。整場最後一首的《D大調觸技曲》也許是因為演奏者一路用盡力氣,使得一些快速音群的段落可凸顯不同音域和聲部之間音響層次之處,未盡全功。然瑕不掩瑜,整場音樂會下來,林惠琦的技巧完成度可圈可點,且讓人想要跳躍既有鋼琴的思維,更深入地認識大鍵琴。


文藝復興走向巴洛克之後?

這場音樂會宏大的曲目規劃,以及為台灣聽眾拓展聽覺舒適圈的立意的確值得讚賞和高度肯定。筆者以為這場音樂會的框架足以作為一系列後續音樂會規劃的其中一種典範。林惠琦的演出讓聽眾們淺嚐了16至18世紀中葉之間英、法、德國的音樂風格,讓有興趣的聽眾們能夠自行深入挖掘這段期間歐洲音樂發展的軌跡與脈絡,確實為台灣聽眾們拓展了聆賞曲目的視野。整體而言,本場音樂會的曲目安排對台灣的觀眾而言別出心裁,也挑戰著演奏者的耐力。林惠琦的演奏充滿自信並不時點綴著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令人期待下一場大鍵琴藝術的音樂會,也許還能挖掘出文藝復興與巴洛克之外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