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誠:四大趨勢下 汽車產業生態系迎接有機變革與創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1227 09:24:37)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主辦、張江高科、愛集微承辦的「首屆集微汽車半導體生態峰會」於2021年12月25日在上海舉行,資誠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鄭雯隆受邀就「全球汽車產業生態系變革與創新」主題進行專題演講。
鄭雯隆指出,隨著污染、碳排、安全法規持續進化、ICT科技快速發展帶動汽車電子比重日益提升,以及網路約車、共享汽車等新興服務模式驅使消費者運輸需求的改變,汽車產業正朝電動化、智慧化、舒適化及環保化等四大方向持續發展,同時傳統僵固的汽車產業鏈,為了因應上述四大發展趨勢的浪潮,打開合作大門與汽車電動化產業、ICT產業、軟體及服務產業等相關業者兼容並蓄、互利共生,汽車產業生態系應運而生,並持續變革與創新。
在電動化方面,鋰電池、馬達、控制系統等產品為汽車電動化必要的零組件,整車廠除了與專業的生產廠商進行合作生產外,近年來整車廠也透過併購鋰電池廠,或與鋰電池廠商合資以確保開發時程、產品品質及產能供應無虞。除了鋰電池之外,全球主要國家也陸續展開燃料電池車示範運行工作,固態電池廠商也積極與車廠合作開發新型態的車用電池,預期未來在電動車滲透率持續攀升下,汽車電動化相關產業也將呈現更多樣化的發展。
在智慧化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分別為自動駕駛及其衍生的駕駛輔助系統,以及車聯網兩大技術。駕駛輔助系統透過毫米波雷達、鏡頭等作為感測器,延伸駕駛的視野,車聯網則是透過車對車、車對路、車對智慧運輸系統或營運商之間的溝通,得知感測器無法偵測到的範圍下的路況。最終,感測器及通訊系統所偵測到的訊號由行車電腦進行整合後,透過提醒駕駛人進行加速、減速或是轉向的處理,或是直接介入駕駛行為,以避免駕駛人注意力不集中或判斷失誤的問題,藉此提升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及便利性。而在車聯網技術的加持之下,包括金融業者、保險業者、內容供應商、平台營運商等軟體及服務業者,得以進入汽車產業鏈,除了聯網更新汽車的軟體系統之外,還包括以消費者駕駛習慣計算保險費率的UBI汽車保險。
在舒適化方面,落實於駕駛艙內的資訊整合以及對車內駕駛環境的偵測所構成的智慧座艙系統,也使得顯示面板廣泛運用於車用儀表板與中控台,除了面板尺寸、性能日益提升外,整合儀表板與中控台為一獨立顯示器、整合行車資訊於抬頭顯示器、可撓式顯示器、透明顯示器,以及整合AR技術等都是主要的開發方向;另外隨著顯示器功能的提升,傳統的機械式操作介面也被觸控、懸浮觸控、手勢操作、語音控制,以及與AR技術結合等方向發展,都是未來提升汽車舒適性的主要方向。
最後,在電動車日益普及之下,電池的回收再利用的重要程度也日益提升,汰換下來的舊電池模組拆解為電池芯之後,透過檢測、篩選、分揀等方式可以讓原本在電動車上已不敷使用的舊電池,重新組裝為電池並梯次利用於電動自行車、低速電動車、儲能系統、手工具或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損壞的電池經過處理,也可以重新製作為原材料;而為了降低碳排放量,透過鋁合金、碳纖維、高強度不鏽鋼的使用藉此降低車身重量,使汽車更加環保節能。
鄭雯隆指出,在汽車產業生態系有機發展的過程中,決定消費者最終選擇的不光是傳統決定汽車個性的引擎、變速箱、底盤的三大件,重要性已不若以往,尤其在純電動車上引擎及燃油系統已被馬達及電池所取代,而變速箱的必要性也大幅降低;在自動駕駛、車聯網及智慧座艙系統逐漸普及之下,ICT業者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也因此吸引大批ICT企業積極布局汽車市場,產業領導者如蘋果、華為、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業者都宣布自己的造車計畫,以自身原有的ICT產業生態體系及技術優勢,發展出汽車解決方案平台,並將自身定位Tier 1的角色,ICT產業在汽車產業的影響力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鄭雯隆表示,台灣自行政院於99年核定「智慧電動車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後,十餘年的智慧電動車發展過程可謂為篳路藍縷,由於本土市場規模有限,廠商如何走出國際切入大廠供應鏈成為廠商朝電動化發展的必經之路。台灣在ICT產業的實力領先國際,在這波ICT龍頭造車的浪潮之下自然不可缺席,在鴻海科技的帶領之下成立MIH聯盟,透過開放式的生態體系運作模式,降低產業進入門檻,以模組化的設計方式提供顧客不同合作模式的選擇,才成立一年多的時間以來便已經吸引超過2,000家廠商共襄盛舉,期待在此一平台的運作之下,能集結台灣各產業界的研發能量,在智慧電動車的舞台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