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北投復古x文青打卡景點大公開 東吳永續發展結合微旅行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1207 13:24:42)永續發展ESG是近年來最夯的全球趨勢,融合大學的社會責任與地方共生,「東吳大學社會共融與永續發展ESG系列特展開展茶會」今(7)日於數位校史館登場,不只發表東吳大學與地方互助的成果,也公開秋冬最應景的士林北投復古文青打卡景點,結合台北最強落羽松秘境「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以及林語堂故居、洲美三王宮等,打造知性美感兼具的微旅行路線。台北副市長黃珊珊表示,今天特別向台北市長柯文哲請假市政會議,因為東吳大學的士林共生計畫做得非常特別,感謝東吳大學對士林地方的投入,學校、民間和政府的合作才是共創三贏。
落羽松從11月開始陸續轉黃,到隔年1月最美,和故宮步行約六分鐘的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湖畔種有一整排的落羽松,陽光露臉就能拍出超唯美的網美照。若想拜讀一代大師的文學風采,建議拜訪林語堂和錢穆故居,其中林語堂故居融合了西班牙設計元素,藍色的琉璃瓦搭配白牆和螺旋廊柱,也成為拍照熱門景點。適逢歲末年終,到廟宇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利,不妨到祭拜古公三王的三王宮或洲美屈原宮走走,屈原宮的主神正是屈原,廟方表示,求家戶平安、考試順利以及身體健康特別靈驗,龍柱上的金箔還是東吳大學學生協助修復。
「天花板上的老虎,不管你是在那個角度看,他都是在看你的。」三王宮主委林富家國台語雙聲道,向東吳大學的學生介紹宮廟的特色,三王宮過去面臨區段徵收,在新址建廟,傳統的信仰和歷史需要年輕人來傳承。東吳大學社工系「老士林新共生」USR跨領域團隊,發現老士林地區的福佳里、洲美里和福華里等場域,有著「三老」現象:老年人、老社區和老文化。面對快速變遷的社區所造成的文化歷史感消失、社會關係網絡斷裂、及空間的侷限與轉變,東吳大學提出對策,讓長者所在的「高齡社區」,也能夠延緩變遷和失能,同時進入「在地安生慢老」和人生轉化的階段。
「一般台灣農民他所欠缺的就是行銷,種植大家都很厲害啦,但行銷這點就是一般農民沒有辦法去做到的!」火龍果農場的老闆游畯富在東吳商學院團隊加入後,陸續推出火龍果麵條、果乾和果醬。商學院傅祖壇院長與彰化縣田中鎮農會多年合作,為農旅產業量身打造一系列的健檢與規劃,對田中地區十一家在地農旅產業進行輔導,並將產業與在地人文地景結合,成為四季都能運行的農旅路線。像六到九月是火龍果的產季,除了可以到農場採果,還能體驗火龍果果醬DIY,甚至有農場能讓遊客製作火龍果粉圓,製作過程簡單有趣!將剛採收的火龍果熬煮成汁,直接與樹薯粉和太白粉充分揉合成的水果圓,桃紅色的外觀討喜,口感Q彈有嚼勁,還保留了火龍果的營養。
東吳大學社會共融與永續發展系列特展包含「老士林新共生-台北士林區跨世代社區慢老計畫」以及「田中農旅–彰化縣田中鎮農旅實踐協助計畫。」這兩項計畫榮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的銀牌獎及銅牌獎。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提及,地區共好的重要性,希望這兩個計畫只是一個開端,未來有更多更好的在地結合,明年我們還將推出「士林美食」景點,也希望跟同樣具有百年歷史的士林國小一起回顧我們士林的發展足跡,讓我們大家不只是好鄰居,也能夠一起繁榮地方、實現社會責任,一起做到 ESG 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