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第2劑16日開打 疫苗數位證明12月底上路
(中央社記者江慧珺、張茗喧台北15日電)指揮中心今天表示,青少年第2劑COVID-19疫苗將於16日起開打,另俗稱「疫苗護照」的疫苗接種數位證明,仍在進行細部確認,12月底前上路的規劃沒變。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昨天接種7萬281劑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截至目前疫苗人口涵蓋率第1劑79.19%、第2劑64.79%,另追加劑疫苗已施打近3.6萬劑。
因應春節疫情風險及新變異株Omicron威脅,指揮中心依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建議,12到17歲青少年應續接種第2劑輝瑞BNT(Pfizer-BioNTech)疫苗。截至昨天,12至17歲第1劑施打率為89.2%,因先前第2劑暫緩接種,第2劑施打率只有0.6%,為全年齡最低。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目前由各縣市自行安排校園接種期程,台北市、台中市與宜蘭縣將於16日開打青少年第2劑疫苗,新北市、苗栗縣、南投縣於17日開打,其他縣市多為20日後開打。
媒體也提問目前疫苗護照進度,莊人祥說,疫苗護照正式名稱為疫苗接種數位證明,目前仍在進行最後細部確認,預計今年12月底前上路的期程沒變。
莊人祥也說,明年已採購2000萬劑、後年150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為基礎劑加次世代疫苗,若莫德納公司成功開發出次世代疫苗,便會依約提供;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也已簽約,BNT疫苗則洽談中。
媒體也詢問,醫護等高風險族群,追加第3劑的間隔是否考慮縮短,莊人祥表示,近期ACIP將開會討論;而追加劑是否須比照流感疫苗每年施打,則要視未來疫情與變異株狀況。
媒體另詢問,國民黨立委陳玉珍質疑衛福部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在審議COVID-19疫苗受害的救濟比例偏低。
莊人祥說,先前VICP審議案件最多的是預防結核病的卡介苗,因通報案很多與卡介苗典型副作用有關,如骨髓炎與傷口膿瘍等,文獻上也有清楚載明副作用與疫苗的相關性。
莊人祥說,目前COVID-19疫苗,文獻報告較清楚的僅有AZ疫苗可能造成年輕女性出現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mRNA疫苗年輕男子接種可能出現心肌炎副作用,以及各廠牌疫苗都可能有過敏性休克、接種處紅腫熱痛等情況,其餘症狀並無與疫苗較清楚的關聯性。
莊人祥說,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個案都由專家審議認定,除了醫學背景外,尚有法律、消費者跟其他相關領域委員討論,為民眾權益把關。(編輯:陳仁華)11012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