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貿易報告 關切萊豬原產地公告暗示食安疑慮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31日專電)美國貿易代表署今天公布的貿易評估報告,對台灣就美國豬牛產品萊克多巴胺殘留值做出規範表示關切,並說在相關產品標示原產地,暗示美國豬肉存在食品安全疑慮。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今天公布「2021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NTE)。在台灣部分,報告指出,美國2020年對台貿易逆差達到299億美元,較2019年成長30.4%。其中美國出口台灣總額為305億美元,較前一年下降2.5%,進口則達到604億美元,成長11.4%。台灣是美國第10大貿易夥伴。
報告在談到美國豬肉進口台灣時指出,台灣在今年一月實施原產地標示規範,要求公開向公眾說明產品原產地,以確保食品安全。報告認為這項規範不精確地暗示使用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與豬肉製品存在食品安全疑慮。
總統蔡英文去年8月底宣布,在保護國人健康下,依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美國豬肉萊克多巴胺進口安全容許值,以及放寬30月齡以上美國牛肉進口。這項放寬規定於今年1月1日開始生效。
貿易代表署在報告中指出,台灣要求豬肉加工產品製造商在改變用於特定產品的原料組合時,若豬肉來源有所變更,應如實標示不同原料來源國,這將促使台灣豬肉加工產品生產商偏好選擇台灣豬肉,而非美國豬肉。美國已向台灣提出對這項規範的憂慮,包括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技術貿易壁壘委員會表達關切。
在美國牛肉進口禁令方面,台灣在今年元旦開放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對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值不變,但並未全面開放美國牛肉進口。對此,報告指出,美國將持續敦促台灣開放牛雜等美國牛肉相關產品所有進口。
報告並指出,台灣對於美國豬肉的萊克多巴胺殘留量檢測方法與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不一,可能導致結果不夠精確,美國將持續要求台採取與Codex採用同一標準。
除了美國牛豬進口台灣外,報告也對台灣稻米、投資障礙、藥品、電信服務等作出評估。在智慧財產權保護上,報告則給予台灣正面肯定。但對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正在規劃中的「網際網路視聽服務管理法」草案,報告表達關切指出,美國利益相關者與當地業者對草案要求公布機密商業訊息,包括使用者數量、營業額及自製或聯合製作程序比例等感到憂慮。(編輯:楊昭彥)11004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