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莫德納副作用發生頻率高於AZ、BNT疫苗 可能與受試對象有關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陳至中台北23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公布統計,在3款武漢肺炎疫苗中,AZ疫苗在多項副作用出現頻率都比BNT/輝瑞及莫德納疫苗為低;且一般副作用發生頻率,年長者低於年輕人。
指揮中心下午在記者會公布包含AZ疫苗、BNT/輝瑞疫苗、莫德納疫苗等3款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在2劑接種後一般副作用出現頻率(第三期臨床試驗)。一般副作用包含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發燒超過38度。
AZ疫苗在肌肉痛項目頻率為44%,高於BNT/輝瑞疫苗(38.3%),但低於莫德納(61.5%);在畏寒項目與BNT/輝瑞疫苗平手(31.9%);在關節痛項目,AZ疫苗是26.4%,也高於BNT/輝瑞疫苗的23.6%。
在各項一般副作用中,莫德納疫苗的副作用發生頻率都是3款疫苗中最高。
此外,一般副作用發生頻率,年長者發生頻率低於年輕人;腺病毒載體疫苗(如AZ)的第一劑高於第二劑;mRNA疫苗(如BNT/輝瑞、莫德納)的第二劑高於第一劑。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在記者會後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疫苗會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和相關免疫因子,抵抗病毒入侵。在免疫反應產生過程中,多少都會有身體的症狀,亦即副作用,這不是打了疫苗後生病,而是正常的免疫反應,且通常都很輕微,1、2天後就會自然痊癒。
羅一鈞說,年輕人免疫系統強,打入疫苗後可能反應劇烈,產生副作用機會比老人家高。一般副作用症狀愈強烈,通常也表示產生免疫效果愈高。莫德納疫苗副作用發生頻率為3款疫苗中最高,也可能與其受試對象有關,若年輕人較多,可能頻率就會較高。
羅一鈞表示,腺病毒載體疫苗的特色,若會出現副作用,第一劑就會出現、第二劑會比較輕微;mRNA疫苗的特色則是第二劑比較可能出現副作用,若接種第一劑沒有發燒、沒有特別全身酸痛,到第二劑就比較可能會有。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參考歐洲國家狀況,未來會考慮因應不同疫苗產生副作用的狀況,第一線醫護人員會錯開施打,避免全體施打後很多人產生副作用,影響到醫療人力。(編輯:管中維)11002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