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路透:黎巴嫩政府7月就知硝酸銨有爆炸危險 總統卸責

2020/8/11 15:07(8/12 14:2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貝魯特10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路透社看到的文件與高階安全消息人士的說法,黎巴嫩安全官員上月就警告總理與總統,存放在貝魯特港口的2750噸硝酸銨構成安全風險,如果爆炸,將摧毀這座首都。

兩個多星期後,這種工業化學物質引發大爆炸,徹底炸毀貝魯特港口多數地區,根據市政當局數據,有至少163人死亡與6000多人受傷,另有約6000棟建築物毀損。

● 國安總局7月致函總統 警告爆炸將摧毀貝魯特

黎巴嫩國家安全總局(General Directorate of State Security)調查爆炸原因的報告,提到一封7月20日寄給總統奧恩(Michel Aoun)與總理狄亞布(Hassan Diab)的非公開信件。

信件內容沒有出現在路透社看到的報告中,但一名高階安全官員說,這封信總結了1月司法調查的結果,判定這些化學物質必須馬上安全保存。

媒體之前沒有報導過國安總局的這份報告,報告內容證實存在這封寄給總統與總理的信件。

這名官員告訴路透社:「這些化學物質如果失竊,可能會被用在恐怖攻擊。」他說:「在調查尾聲,檢察總長韋達特(Ghassan Oueidat)準備了最終報告寄給當局。」他指的就是國安總局寄給總理與總統的信件。

這名官員參與撰寫這封信件,但不願具名。他說:「我警告他們,如果爆炸可能會摧毀貝魯特。」

● 「不是我負責的」 黎巴嫩總統推諉卸責

這封信件可能會加劇民眾的批評力道與憤怒情緒,認為這起爆炸案就算不是最嚴重,也是證明政府疏失與腐敗、將黎巴嫩進一步推向經濟崩潰的最新例子。

爆炸案引發黎巴嫩民眾不滿,狄亞布政府今天在抗議浪潮中辭職,但將持續擔任看守政府,直到新內閣籌組完畢為止。

法國今天敦促黎巴嫩「迅速籌組」新政府。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安(Jean-Yves Le Drian)在聲明中說:「(當局)必須傾聽黎巴嫩人民發出的渴望改革與治理的聲音。」他又說,新政府必須向人民「證明自已的能耐」。

光是重建貝魯特,經費料將高達150億美元(約新台幣4407億元),由於整個銀行體系的損失超過1000億美元,黎巴嫩實際上已經破產。

奧恩上週證實,有人告知他這些硝酸銨的存在。他告訴記者,他已指示最高國防委員會「做必須做的事」。最高國防委員會是黎巴嫩安全與軍事機構的傘式組織,由總統擔任主席。

奧恩說:「(國安總局)說這些化學物質很危險。這件事不是我負責的!我不知道這些化學物質存放在哪裡,我不知道有多危險。我沒有權力直接處理港口事務。這其中有階級組織,知道這件事的人應該知道他們的職責,做必須做的事。」

● 6年前備忘錄信件紛飛 促法官下令再出口

在黎巴嫩總統與總理收到這封信件前,過去6年間,港口、海關與安全官員寄了一連串備忘錄與信件給黎巴嫩法院,一再敦促法官下令將硝酸銨從非常接近市中心的港口移走。

國安總局報告指出,在2016年以前,港口的船貨清單部門數度寄發書面要求給海關總署,敦促他們請法官下令立即將這些物質再出口。

報告提到:「不過,直到現在,都沒有法官就這件事做出裁決。在諮詢我們4位化學專家中的其中一位後,證實這種物質具有危險性,是用來製造炸藥。」

● 軍方與炸藥公司不願接手 硝酸銨成燙手山芋

上週的悲劇起源於7年前,當時一艘懸掛摩爾多瓦旗幟的俄羅斯承包船隻Rhosus號,載著硝酸銨從喬治亞運到莫三比克;船長說,船隻停靠貝魯特,試圖運載更多貨物,以籌集通行蘇伊士運河(Suez Canal)的費用。

2014年5月,這艘船被認為不適於航海,貨物在同年10月卸下,存放在12號倉庫。國安總局報告顯示,這艘船後來於2018年2月18日在港口防波堤附近沉沒。

根據報告,2015年2月,處理緊急議題的簡易庭法官齊萬恩(Nadim Zwain)指派一名專家檢查這批貨物,專家認定這種物質具有危險性,透過港口當局要求將貨物轉交給軍隊。

國安報告說,黎巴嫩陸軍司令部拒絕這項要求,建議把這批化學物質轉運或賣給民營的黎巴嫩炸藥公司(Lebanese Explosives Company)。

報告並未說明陸軍拒絕接收這批貨物的理由。一名安全官員告訴路透社,因為軍方不需要。黎巴嫩炸藥公司則說,他們無意購買遭扣押的化學物質,況且公司有自己的供應商與政府的進口許可證。

根據路透社看到的書面要求,在那之後,海關與安全官員約每6個月就致函法官,要求他們下令移除這批化學物質。

● 硝酸銨旁存放煙火 焊接冒火花釀悲劇

2020年1月,有人發現12號倉庫無人看管,南部牆面有個破洞,其中一道門還移位,意味這些危險物質可能失竊,一名法官對此展開正式調查。

同樣要求匿名的另一名高階安全官員說,檢察總長韋達特在調查後發布的最終報告中,「立即下令」確保修復倉庫大門與洞口,並提供安全措施。

6月4日,國家安全總局根據命令,指示港口當局派出保全看守12號倉庫,並指派一名主任監管這座倉庫,以保護所有進出口的安全,並修復南部牆面的洞口。

這名安全官員說:「維修工作展開後,(港口當局)派出敘利亞工人團隊,(但)他們進入倉庫修補洞口時,沒有人監督他們。」

這名官員說,維修期間,工人在焊接時冒出火花,火苗開始蔓延,「由於同間倉庫內存放了煙火,一小時後,煙火引發大火,火勢蔓延到硝酸銨,在燒到超過攝氏210度時引發爆炸」。

這名官員怪罪港口當局沒有監督維修工人,還把煙火存放在大批烈性炸藥旁邊。

他說:「只因倉庫面向海,降低了爆炸衝擊力道,否則整個貝魯特都會被炸毀。整件事的問題出在政府疏失、不負責任、儲存不良及錯誤判斷。」(譯者:張曉雯/核稿:曾依璇)10908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貝魯特大爆炸重創港口 黎巴嫩兩週後恐無麵包吃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