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專欄 戴口罩從建議變規定 紐約客再抗拒也得習慣
推薦閱讀
一個多月前,紐約疫情還不嚴重,當時幾乎沒有人料到這座城市會出現口罩族滿街跑,沒口罩的人也用布料遮住口鼻的景象。至今奪走全州1.3萬條人命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改變了一切。
歐美社會既有觀念中,防疫首重勤洗手、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口罩並非關鍵。疫情爆發之初,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等官員複誦這種觀念,敦促民眾把口罩留給醫護人員與患者。
但新型冠狀病毒太狡猾,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無症狀與潛伏期患者也有傳染力,促使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與紐約市政府4月初修訂防疫方針,建議民眾在難以保持6英尺(約183公分)社交距離的公共場合以布料遮住口鼻。
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當時排斥強制民眾外出戴口罩,理由是配戴者可能產生「錯誤的安全感」,以為不必再保持社交距離。時隔近兩週,他的態度180度轉變。
古莫15日以壓低感染率為由宣布,要求紐約州民眾在地鐵、公車或鬧區街道等無法保持6英尺距離的公共場合配戴口罩,或以布料遮住口鼻。這項行政命令於美東時間17日晚間8時生效,全美疫情最嚴重的紐約州成為少數強制民眾在外遮住口鼻的州之一。
在此之前,馬里蘭、新澤西與賓州等地政府已規定民眾戴口罩才能進商店。但紐約州命令更嚴格,2歲以上民眾都須配合,Uber或計程車乘客與駕駛都要遮住口鼻。
即使戴口罩出門的紐約客愈來愈多,長時間配戴仍令人難受,也要習慣許多不便之處,包括保持社交距離時對話需要拉高嗓門、手機臉部解鎖失效、眼鏡族因呼吸吐氣鏡片容易起霧、還要時時提醒自己手不要碰口罩表面。
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家超市工作的貝拉斯格斯(Ana Velazquez)配合公司規定,4月初就開始戴布口罩上班。她坦言戴了半個月仍不習慣,但為了阻止病毒散播,她願意忍受。
這項行政命令既然是著眼於減少感染,有紐約客開始質疑州政府為何不早點頒布,特別是1至2月提高警覺戴口罩防疫、反而得忍受旁人異樣眼光的亞裔族群。
在紐約市皇后區從事進出口貿易的台僑張先生表示,2月初曼哈頓華埠一名戴口罩的亞裔女子遭攻擊,反映「戴口罩的人有病」的西方觀念,對照疫情升溫後政府下令大家外出須遮住口鼻,十分諷刺。
他說:「如果早點宣布,會不會少死一些人?」
4月以來,紐約州平均每天逾670人染疫身亡,經濟又因防疫而幾近停擺,被迫熄燈的商家5月中前都無法恢復營業,陷入愁雲慘霧之中。但換個角度思考,州政府要求民眾外出遮住口鼻,就是為逐步鬆綁居家防疫令做準備,也代表紐約已逐漸看到隧道盡頭的曙光。
不過,頒布命令的古莫依然故我,18日疫情簡報時西裝筆挺,就是沒戴口罩。
被問到為何不以身作則,古莫解釋,他沒有接近在場記者,也與身邊的幕僚保持安全距離,不需要戴口罩。他接著補充:「如果是出門溜狗,我會戴口罩。」
古莫最近因聯邦政府抗疫援助不足而和美國總統川普隔空對嗆,但兩人至少在疫情簡報堅持不戴口罩方面有志一同,凸顯歐美部分人士防疫觀念根深蒂固。
無論如何,在可預見的未來,口罩與社交距離都將成為紐約州邁向「新常態」的一環。這是疫苗與有效療法問世前,民眾自保與保護他人的必經途徑。
對紐約客來說,滿街口罩族景觀雖突兀,但習慣成自然。如果多數人能為拯救人命而犧牲自由,乖乖待在家,戴口罩再怎樣不便也能忍,正如時報廣場電子看板上激勵人心的話:「苦難終將結束,堅強之人永存」(Tough times don't last, tough people do)(編輯:周永捷)109041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