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人類破壞野生動物棲地 大流行疫情將愈來愈常見

2020/4/9 03:12(4/9 08:0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巴黎8日綜合外電報導)一項大型研究今天顯示,人類活動破壞自然棲地迫使會傳播疾病的野生動物與人類更加接近,類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的全球大流行疫情將會愈來愈常見。

法新社報導,非法盜獵、機械化耕種以及益趨市化生活方式,近幾10年來全都導致生物多樣性大量消失,毀滅大量野生動物,馴化牲畜也愈來愈多。

約70%的人類病原體屬人畜共通,意味在某些時點,這些病原體會像2019冠狀病毒疾病般,從動物跳到人類身上。

美國的研究人員檢視了已知會從動物傳染給人類的逾140種病毒,並和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交叉比對。

他們發現,馴化動物、靈長類、蝙蝠與老鼠攜帶高達75%的人畜共通病毒。

但他們也做出結論指出,當物種面臨過度消費與棲地流失威脅時,病毒從動物溢出傳給人類的風險最高。

研究報告第一作者、加州大學獸醫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 School of Veterinary Medicine)的強生(Christine Johnson)說,剝削野生動物、特別是破壞自然棲地,是疾病外溢的深層原因,置人類於新興傳染病風險中。

去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專家小組警告,高達100萬物種由於人類活動而面臨滅絕。

那項里程碑式評估顯示,地球上75%的陸地與40%的海洋已遭到人類嚴重破壞。

特別是森林砍伐,讓野生哺乳動物面臨日增壓力,牠們在棲地日益減少的困境中苦苦掙扎。

當人類活動進一步侵犯牠們的領域,野生動物將被迫增加與人類接觸,升高再次爆發另一場宛如武漢肺炎疫情的風險。

強生說:「我們透過砍伐森林、土地轉種農作物或飼養牲畜或建立社區,改變了地貌景觀。這也增加人類與野生動物接觸的頻率與強度,為病毒跳到人類身上創造了絕佳條件。」

強生表示,一旦當前這場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落幕,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夠專注於防備大流行病以及防範人畜共通疾病風險,尤其是在擬定環境、土地管理與動物資源政策上。(譯者:陳家倫/核稿:劉學源)10904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