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首份微塑膠調查 自來水及貝類都檢出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5日電)塑膠流入海洋破碎後,恐進入食物鏈流入人體,環保署針對台灣自來水、海水、沙灘沙礫等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日常飲用水有44%驗出微型塑膠,連沿海貝類也不例外。
塑膠製品為人類帶來便利,卻也造成環境污染,尤其流入海洋中,經過太陽光照射破裂後,更可能被海中生物食用,進而進入食物鏈中被人類食用,微型塑膠對環境的傷害已成全球關注議題。
環保署去年底開始,針對台灣自來水、海水、沙灘沙礫與貝類中微型塑膠含量,運用熱觸測試法、螢光染色法及顯微光譜法進行調查,今天公布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樣品都驗出微型塑膠。
根據自來水調查結果,環保署共取樣清水100件、原水23件,其中有44%清水及61%原水驗出含微型塑膠,微型塑膠數量範圍為0至6根/每公升,而檢出的塑膠皆為纖維狀,主要成分為PET、Nylon及PE。
海洋部分,環保署前往7處貝類養殖場,包含王功、台西、東石、安平、澎湖、金門及馬祖以及2處海水浴場包括福隆及墾丁,分別採集海水、不同深度的沙灘沙礫、養殖及野生貝類進行分析。
其中,海水微型塑膠數量範圍為每1噸海水含1000至1萬8500個微型塑膠,沙灘沙礫則為每公斤26至2400個;養殖及野生貝類部分,包含淡菜、牡蠣、扇貝及蛤類也都有含微塑膠,為每公克0.2至5.2個,而海洋檢出的微型塑膠形狀多元,包含發泡狀、薄膜狀、顆粒/圓珠狀、碎片及纖維狀等。
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組長楊喜男指出,PP、PE、PET、PS、Nylon及PVC都是海洋微塑膠的主要成分,這些主要用於瓶蓋、塑膠袋、塑膠瓶、吸管及寶特瓶等塑膠製品,而這幾種製品都是環團海廢調查的前幾名,顯示這些流入海裡的塑膠製品都是微型塑膠的來源。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指出,環保署今年2月與環團成立海廢治理平台,已針對海洋廢棄物擬定行動方案來治理,但要把治理海廢,除了透過調查分析外,也必須從源頭減量、減少塑膠垃圾流入海洋,從個人行為改變、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才是治本之道。(編輯:李亨山)1070925
- 2019/02/27 15:31
- 2018/10/10 00:17
- 2018/10/03 13:15
- 官方首份微塑膠調查 自來水及貝類都檢出2018/09/25 12:51
- 2018/08/21 13:42
- 2017/08/03 14: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