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院通過台灣旅行法 學者:修正不合時宜限制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台北1日電)美國聯邦參議院院會無異議通過「台灣旅行法」,法案鼓勵台美所有層級官員互訪。學者今天表示,這項法案糾正美國行政部門多年來「不合時宜的限制」;也有學者說,未來如何實施,主導權在美行政部門。
美國參議院2月28日通過的「台灣旅行法」(HR535)直接採用眾議院版本,不需再經參眾兩院協商新版本,法案將直接送交白宮,在總統川普簽字後正式立法。法案指出,美國國會認為「台灣關係法」制定以來,美國對台灣高層官員訪美的自我設限,讓美台始終缺乏有效溝通,阻礙雙方關係發展,「美國政策理應促進美國與台灣間所有層級的官員互訪」。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今天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從1979年到現在,美國行政部門以片面方式,在不願得罪北京的情況下,對台美高層互訪設有諸多限制。
美國與中華民國1979年起維持非官方關係後,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至今無法訪問華府;而美國過去派閣員訪台,會避開敏感的國防與外交官員,多以商務、教育部門的交流為主。
黃介正認為,台灣旅行法糾正美國行政部門片面設下的限制,對台灣來說,是「不合時宜的限制」。如果川普(Donald Trump)簽署成為國內法,將對台美交流「開了一個綠燈」,但馬路上「有沒有車輛通過」,還要考量當時的情況。
黃介正說,由於參眾兩院都是無異議通過台灣旅行法,因此川普「簽署的機率相對比較高」。但真正的關鍵點在於,在什麼樣的時間點、什麼樣的議題下,實施台灣旅行法,這都需要台美雙方按照自己國家利益或是雙方共同利益來做評估。
美國在台協會(AIT)搬遷新址的落成典禮是否會是美方派遣高層官員訪台的契機?黃介正表示,要視當時狀況而定。有很多時間點都可以「讓它發生」,只要美國認為無損國家利益,不會傷到美中關係、又有助台美關係發展,就會發生。
此外,黃介正認為,美國關心台美關係發展,但「更關心中國大陸的崛起」。美國不僅加強與台灣的關係,也加強與日本、韓國、印度等國的關係,都是「一盤棋裡面的一部分」。
黃介正強調,台灣也需要計算自己的國家利益。如果因為台灣旅行法實施,美台之間有北京無法忍受的高層互訪、交流,北京可能報復美國,「但更重的是,可能是報復在台灣身上」,所以,台灣也需要就個案「逐案評估」。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名譽教授丁樹範告訴中央社記者,如果川普簽署這項法案的話,未來怎麼執行,具體主導權在美國行政部門,行政部門可以「選擇性的執行」,降低對美中台關係的可能衝擊。如果川普不簽的話,則可能會造成美國行政部門跟國會的另一個角力。
對於美國參眾兩院通過台灣旅行法,丁樹範說,「我們可以高興一下」,但高興之餘,也需要冷靜思考,為達成這樣的交流、訪問,台灣需要妥協什麼?做出什麼樣的讓步?這些都是台灣需要思考的。
丁樹範舉例,假設行政院長或是總統要訪問美國,要跟美方談自由貿易協定,美方勢必會提出美豬議題,屆時,政府要如何因應?如何處理國內的紛爭?這都需要花很大的工夫。(編輯:林沂鋒)107030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