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派專欄 廣州共享單車普及卻亂象叢生

2017/8/2 12:20(8/2 12: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駐香港特派員張謙/廣州8月2日在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無論是大街小巷、新區舊區,都可以看到大批單車(自行車),令人勾憶起廣州開放改革前的圖像。

但今天在廣州出現的這些自行車是「共享單車」的產物,它們有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公司。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所謂的「共享」,實際是要付費租用。

近年來,「共享單車」在大陸的發展相當驚人,官方新華社日前在一篇文章中甚至形容這是「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正塑造大陸經濟的創新形象。

「共享單車」不僅僅是一輛自行車,其背後涉及自行車的衛星定位、支付費用的手機軟體和大數據等資訊科技成果。

大陸的創業者把這些科技結合起來,不單令「共享單車」在大陸蓬勃發展,還推銷到全球各地。

不過,從當前廣州的情況來看,這種經營理念為大陸帶來潛在經濟效益之餘,也衝擊著當地政府的執法能力和考驗民眾的道德水準。

在7月初的大熱天裡,廣州到處有人使用「共享單車」。在路上隨便與這些人聊天,詢問他們為何租用,答案大都是方便、便宜─有些費用從人民幣0.1元(約新台幣0.45元)起。

也有人說,廣州交通壅塞,使用自行車更快捷;也有人說,這比自己買自行車更好,不怕被人偷走;還有一、兩名路人說,支持環保,廣州空氣不佳,應該鼓勵使用自行車。

40年前,當大陸還沒有開放改革時,馬路上很少看到車輛,民眾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車,而當時廣州的馬路都被自行車霸占,這也成為西方眼中落後的圖像。

經過數十年發展,廣州的自行車早已被淘汰掉,不知不覺間在繁忙的都市中消失,由現代轎車所取代。

據說,在「共享單車」出現前,當局基於環保和改善交通,曾考慮重新鼓勵民眾使用自行車,只是因為專用道不足,在實施上有困難。

令人意外的是,突如其來的「共享單車」為廣州一夜之間帶來大量自行車,令廣州重現40年前的光景。但今非昔比,已經發展起來的廣州似乎沒法適應捲土重來的自行車。

比如,在廣州火車東站外,街上到處有人使用「共享單車」,他們騎著自行車橫衝直撞,毫不理會交通規則,有人逆向而行,有人在人行道上飛馳,險象環生。

在天河區的馬路上,當轎車因紅燈停下時,卻有「共享單車」闖紅燈而過,對自己及他人安全構成威脅。

在人行道上,這些「共享單車」隨處亂停,既對行人帶來不便,也影響市容。

儘管出現這種亂象,但廣州市區很少看到有交通警察執法。這背後未知是當局無法處理這種突如其來的新生事物,抑或是立法或執法工作跟不上時代。

「共享單車」除了凸顯廣州當局在執法方面的不足,也考驗當地民眾的道德水準。

在「上下九」購物街附近的舊房區,裡面細小的人行道四通八達,穿越其中,不時看到有數輛自行車被人遺棄在內;也有人把自行車停放在自家住宅大門,似乎把它充當自己專用的「座駕」。

在天河區的馬路上,部分民眾使用自行車後,也是隨處亂停,一些自行車東倒西歪;有人甚至把自行車停放在只供車輛行走的隧道,他人根本無法取車使用。

客觀而言,「共享單車」在廣州很普及,使用率十分高,從經濟、環保和方便角度看,似乎相當正面。

但另一方面,它卻帶來亂象,凸顯出當局的立法和執法工作跟不上時代,也同時考驗著當地的人文素質。

面對這些問題,廣州當局是「一刀切」禁止,抑或予以疏導管理,引領它走向正面發展,並藉此提升民眾的公德心,都是今後可以繼續觀察的課題。1060802

※你可能還想看:
德媒稱陸共享單車不賺錢 是白痴經濟
北京護城河水位降 竟露出成堆共享單車
oBike亂象 雙北研擬自治條例規範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