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特派專欄 陸言論緊縮 文化人無奈無望

2017/7/27 09:13(7/27 15: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駐上海特派員張淑伶/7月27日
大陸的言論空間日益緊縮,必須用小心隱晦的方式討論可能敏感的社會議題。有文化工作者感嘆:「大家都不反抗」,但也坦承「反抗很難」,他認為中國社會正處在惡性循環。

7月13日晚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死於保外就醫的訊息傳出。一個文化機構會員約500人的微信群裡開始騷動。有人上傳境外媒體詳細介紹劉曉波思想和就醫過程的報導長文,群主則出面哀求,「這些網路上(翻牆)都查得到,請不要轉發了,免得被封群(群組整個被關閉)」。

因應大陸社群網站上刪帖的作法,網友們早已發展出一套規避刪文的方法,譬如201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50週年的敏感時期,有些網友以「WG」代稱「文革」; 又如劉曉波仍是熱點,許多文章便以「水皮」代稱,談劉曉波的過往軼事。

向來敢言的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賀衛方,今年5月對美聯社表示,由於當局封鎖他在新浪微博和微信的帳號,所以他未來將不會在社交媒體上發聲。

和身邊的大陸友人聊起,幾乎無一例外認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12年底上台後,大陸的言論空間不斷緊縮。早在賀衛方之前,呼籲憲政改革的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張雪忠2013年底被校方停聘、敢於議論的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學勤近年也不再公開發表可能惹議的文章。

一名被列入「黑名單」的評論家曾對中央社記者悲憤表示,官方不讓他在媒體發表,即使內容完全談論歷史而不評論現勢,當局認為只要出現他的名字就不可以,這已經影響到生計,「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移民,我還有家人在這裡」。

不是只有異議人士受影響。上海的人文地標「季風書園」經常在周末辦理講座, 一些與法治社會或憲政思想有關的講座,多次都被臨時取消,甚至於看起來沒有問題的講題,譬如談論中國的獨立電影,也可能因為講者被認為比較敏感而被當局要求取消。

在網路言論方面,今年6月1日,大陸「網路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及細則實施,大陸官方責令平台業者關閉了數十個娛樂帳號。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羅世宏受訪時說,民眾可能的不滿情緒都在官方評估之內,「民眾總不可能因為封號(關閉帳號)上街吧」。

言論控制,是所有威權政權必然的作法,但中國大陸社會現在的荒謬性在於,一方面是追求經濟發展、鼓勵創新創業、強調對外開放及加大利用外資,一方面則是言論控制,還要呈現出欣欣向榮、一派和諧的樣貌。不少知識分子不是不了解「牆」外世界的觀點,但卻無能為力。

大陸知名的社會學者李銀河9日在微博發文指出,中國大陸越來越富強,但整個社會問題較大的就是對言論的違憲審查。包括書報檢查制度嚴厲,網路刪帖封號(關閉帳號)現象嚴重,影視審查制度苛刻,她還呼籲民眾「奮起抵抗」維護自己的言論自由權利。當然,這篇文章迅速被刪了。

李銀河認為,網路時代裡再怎麼屏蔽訊息,資訊還是無孔不入,如果要讓所有人都不知道真相,那幾乎是任何權力都無法做到的大工程,審查制度已經越來越無效,「既然做不到,不如不做」。

不少大陸民眾在面對言論緊縮的議題時,看法是「我們不懂政治」、「中國不能亂,中國人口那麼多,管理不容易」,彷彿「人多管理不易」就是一切現狀合理化的理由。

一名上海的文化工作者卻不這麼認為。他說,每個人不管是什麼身分,首先都是一個「人」,就必須承擔人在社會裡應有的責任,去改善社會環境,這不是特定職業如「讀書人」或「從政者」才需要擔負的工作。

他說,香港面對中國大陸即使是「以卵擊石」,還是有反抗,但現在多數大陸民眾都不反抗,因為「反抗很難」、「反抗也沒什麼用」,大陸社會正處在惡性循環中。但他認為,人類還是需要儀式,抗議或紀念可以讓人類記得歷史、表達態度。

他說,從來沒有像現在,對這個國家的前途那麼沒有盼望過。1060727

※你可能還想看:
陸管控VPN傳聞不斷 有付費版已被禁
WhatsApp遭陸封鎖 中國大陸言論再緊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