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妙聞 諾貝爾獎比例 哪校畢業生最猛
(中央社倫敦14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精選本週多則新知妙聞,例如學士學位畢業生出諾貝爾獎得主比例最高學校在巴黎;兵馬俑靈感可能源自古希臘;貼身保鑣目標8秒救人;新版5英鎊有另類用途。
●誰說文科學位無用 諾貝爾獎分析表會說話
數位媒體「石英」(Quartz)網站11日報導,杜克大學和密西根州立大學的人員,分析81所自1901年以來出過至少3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學校,估算該校獲獎人數和學士學位畢業生人數比例,得出十大學校排行榜。
結果發現當中大多是美國學校,這不意外,因為約1/4諾貝爾獎得主是美國人,不過這項十大學校排行榜首是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平均每1萬名畢業生中有13.5位諾貝爾獎得主;第2名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有6.7位,然而這兩所學校每年畢業生都不到250人。
不過榜上出現不只1所文科學院,顛覆一般人對文科價值低於理科的印象。報導附註,文章一開始說這項分析僅含科學類獎,但事實上考量了所有獎項,包括和平、文學和經濟獎。
●兵馬俑揭秘:西元前3世紀來自古希臘的靈感
新研究顯示,中西方接觸可能比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Marco Polo)抵達中國早了1500多年。考古學家認為,西安市秦始皇陵墓裡兵馬俑可能從古希臘獲得靈感;古希臘人甚至可能早在西元前3世紀就抵達秦國,培訓了當地工匠。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資深考古學家李秀珍表示:「有證據表明,早在絲綢之路正式開通之前,始皇帝的中國跟西方就有密切接觸。」
另有一項研究顯示,在中國新疆發現的歐洲人線粒體DNA遺傳密碼顯示,歐洲人可能在秦朝之前就在中國西部地區定居、繁衍。
●壞人別想逍遙法外 推特(Twitter)成官司媒介
科威特宗教領袖阿吉米(Hajjaj bin Fahd al-Ajmi)涉嫌為敘利亞境內的恐怖分子籌集資金,但一直很難找到本人,美國有法官認為,透過推特或許確實是對他提起訴訟的最佳方式。
美國一名律師代表數十萬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擁有資產的亞述基督徒在加州北部聯邦法院提告求償。
法官比勒(Laurel Beeler)發現阿吉米有「一個活躍的推特帳號,而且一直在使用」,不失為找人的管道,可能將透過推特通知他,以便推動訴訟程序。
●金卡戴珊遇搶引關注 保鑣顧問分享8秒原則
美國女星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3日在巴黎下榻處遇搶,一群蒙面槍手闖入劫走約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16億元)珠寶。據報導,案發當時,金卡戴珊的私人保鑣杜維爾(Pascal Duvier)陪她的姊妹考特妮(Kourtney)及坎達兒(Kendall)到夜店。
美軍特種行動人員英布瑞克特(Shawn Engbrecht)表示,假如他與重要客戶到巴黎,他不會冒任何險。
他會先派人與當地探員連繫,同時了解下榻飯店環境、準備動線、安裝自備攝影機等裝置,並在鄰近套房監控待命。原則是,客戶隨時攜帶專門的緊急按鈕,一旦按下,保鑣目標8秒內就要救到人。
●新版5英鎊鈔票另類用途
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OE)9月發行新版5英鎊塑膠鈔票,據說耐用性和防偽功能皆提升。有人把新鈔當唱針播放黑膠唱片,還把影片上傳,讓人會心一笑。(譯者:中央社盧映孜)1051015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