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怪象 服務學習湊時數沒學習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2日電)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有許多入學區採計「服務學習」時數;不過學者認為,目前國中服務學習定義混亂,著重「湊時數」,導致有服務沒學習。
台灣服務學習學會今天在台灣師範大學召開論壇,針對十二年國教「服務學習」,邀請學者提出建言。
台灣服務學習學會在論壇中提出「建議書」,指目前國中的服務學習,幾乎都著重服務時數,沒有考量學習本質。
建議書中舉例,許多學校指派學生清潔打掃,不是依自主意志參與,又沒有學習的部分;另外像是擔任司儀、值星、升旗手等,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參與,缺乏反思引導,同樣違反服務學習的意義。
學生即使到校外社福機構當志工,也不見得符合「服務學習」的宗旨,因為志工著重無私奉獻的服務,往往以機構為主體,而不是學生本身的學習。十二年國教實施以來,許多學生當志工只為了累積時數,也造成社福機構的負擔。
台灣服務學習學會具體建議,國中應明確區分「校內公共服務」、「校外服務志工」、「服務學習」,不能全部都算時數。
台灣服務學習學會秘書長楊昌裕表示,真正的服務學習需要一些時間才能成熟,現階段可採寬鬆原則,要求各項服務都需完成準備、服務、反思、慶賀分享等完整階段,才能採認。
楊昌裕說,未來理想的模式,則是由學校推動結合正式課程的服務學習,將課本知識轉化到校園、社區,甚至是公民參與的實踐,例如發展校本課程、特色領域、主題式社團方案等,讓學生依自己的興趣參與。1031212
翻轉服務湊時數 融入正式課程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2日電)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採計「服務學習」,但許多學生只為湊時數,「有服務沒學習」。學者認為服務學習應融入正式課程,結合學生專業並著重反思。
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全國15個入學區中,有13區的超額比序中有「服務學習」項目,多是要求學生達到一定的服務時數門檻,也有一些就學區將幹部、社團經歷等也都列入計算。
服務學習列入升學項目,備受爭議。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就曾批評,服務應該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為了升學做志工,是對志工的汙辱。
前教育部長蔣偉寧曾以「假久了就會成真」解釋,服務學習出發點可能是功利,但讓學生有機會接觸社會服務,觸發內心的情感,或許久而久之就能主動關懷社會。
台灣服務學習學會發起人、台灣師範大學退休教師黃玉表示,歐美國家應有深厚的宗教信仰,許多孩子從小就自然而然地參與志工服務。台灣則沒有這樣的環境,因此需要學校教育引導。
「第一次總是有目的。」黃玉認為,一開始為了拿學分、累積時數參加服務學習,並沒有什麼關係。重點是服務必須有「學習」,不能只掃掃地就算了,而要從中反思和總結,老師的引導非常重要。
黃玉表示,理想的「服務學習」模式,應結合課程所學。例如資訊系學生到部落幫忙架設電腦設備,實踐教科書的知識,練習解決問題,並同時對原鄉議題有所理解;財經科系學生,則可幫忙公益單位設計行銷方案,並藉此對社會弱勢有所認識和理解。
黃玉主張「服務學習」應融入正式課程,從培訓教師著手,現階段還無法一步到位,至少要做到像學習的樣子。例如最常見的清潔打掃服務,教師應引導學生反思維護整潔的重要,以及腦力激盪,有沒有什麼技巧能夠最有效率地完成清潔工作,並將相關哲理推衍到日常生活。
敦安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秘書侯蓉蘭表示,一開始聽到學生要做志工「拿時數」,基金會都拒絕。但後來想想,即使是為了升學,若能在服務過程中引發興趣,未來繼續投入社會服務,也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侯蓉蘭說,學生如果不知道背後的意義,服務可能只是一種勞動、甚至被當作懲罰。她以海岸淨灘為例,不能只停留如何撿垃圾,而要結合環保理念,瞭解海岸生態維護的重要性。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組長楊國隆表示,目前教育部推動的服務學習,強調走入社區、走入社會,場域不只限於校園。在服務過程中,可以對社會有所反思,未來便能應用所學,對社會有所助益。1031212
※你可能還想看:
國高中生服務學習 5成為升學
12年國教 柯文哲:謙卑面對民意
黃榮村:歷史會還12年國教公道
基北區免試比序 取消會考標示
免試入學放榜 會考5A++竟落榜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