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農產品上半年出口短少 農委會:美日購買力下滑

2023/7/18 15:51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8日電)媒體報導今年上半年農產品外銷美、日前兩大市場衰退,農產品總出口值比去年同期短少。農委會今天表示,短期數字很難看到真相,主因是通膨、美國升息、日圓貶值等影響購買力。

媒體報導「我農產外銷量直直落 上半年產值短少近9%」,文中闡述,「大陸前年原是我國最大農產出口市場,去年掉到第3,今年上半年再落到第4;美國、日本雖成前兩大市場,但今年上半年出口產值卻均衰退快1成。」

農業委員會國際處副處長林志鴻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話訪問時指出,只看半年、一年的短期數字,很難、也不一定能看到真相。

林志鴻表示,今年上半年農產品出口下滑,以主力出口市場來說,美國為因應通膨壓力持續升息,會抑制消費需求;日本也有通膨問題,日圓持續貶值,同樣會影響購買力;中國大陸方面,除暫停輸入台灣數款農作物、水產品,近年其購買力也是在下滑。

媒體報導「宣傳農產品外銷創新高?農委會官網數字會說話」中,則提及「根據農業貿易統計,2022年農產品總出口值52.2億美元,比2021年度整體產值減少7.8%;而2022年整體進口農產品產值204.1億美元,比2021年180.9億美元,增加12.8%;農產品貿易逆差超過151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記者提問,相對於美、日、中購買力下滑,何以台灣的農產品進口值反而成長,擴大農產品貿易逆差。林志鴻說,因為黃豆、小麥、玉米等穀物是台灣農產品進口的大宗,但從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發生起,國際運輸問題引發價格上揚,特別是本身是產地的俄烏戰爭爆發,再強化了國際運輸因素,使得大宗穀物價格大幅上漲,所以整體農產品進口值才會上揚。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林志鴻重申,國際貿易受到隨時變化中的國際政經時局影響,必須整合國際環境因素分析數據;而且不只台灣,澳洲也受到中國大陸片面暫停貿易影響,因此為了分散風險、永續發展,「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是既定、會持續推動的農業貿易政策。

農委會國際處今天發布新聞訊息,呼籲外界勿以片段統計數字抹滅農委會與農漁民的努力,從農產外銷長期趨勢來看,台灣農產品外銷2021年創歷史新高、達56.7億美元,2022年外銷中國大陸以外市場也創歷史新高、達45.6億美元,出口美、日已超越中國,顯見拓銷新興市場已獲得成果,產地價格也維持穩定水準,以保障農民收益。(編輯:張雅淨)11207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2.3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