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首例大法庭法律見解出爐 判子女免繳遺產稅定讞

2020/1/10 18:28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0日電)曾姓夫婦陸續過世,子女申報母親繼承父親剩餘財產分配,遭課遺產稅等逾2600萬元興訟,本件法律見解歧異提交大法庭成首例,最高行政法院今做出統一法律見解判子女勝訴定讞。

全案緣於,曾姓夫妻是於民國74年6月4日以前結婚,適用聯合財產制,丈夫90年間死亡,妻子申報遺產稅時,列報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分配請求權扣除額。

但稽徵機關依最高行政法院庭長法官聯席會議決議,74年6月4日以前取得的夫妻原有財產,不列入差額分配請求權範圍,而核為0元,作成遺產稅課稅處分,妻子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妻子後來在91年間死亡。

後來司法院釋字第620號解釋公布違憲,行政法院依解釋意旨,判決撤銷丈夫遺產稅課稅處分確定。

稽徵機關重新計算認定,妻子原可獲夫妻剩餘財產差額,因已死亡,列報計入遺產總額,4名子女應繳遺產稅及漏稅罰鍰總計逾新台幣2600萬元。

4名子女不服興訟,一審行政法院認定核課期間從4名子女申報日(92年4月21日)起算5年,早已屆滿,判子女不用補稅及罰鍰,國稅局不服提上訴,二審由最高行政法院審理。

最高行政法院審理認為,本件有法律見解爭議,4名子女為繼承者,計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的核課期間,應自何時起算,核課期間適用5年或是7年,就此提交大法庭裁判。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最高行政法院大法庭多次開庭後,今天上午裁定,應以釋字第620號解釋公布日起6個月期滿翌日為起算(96年6月6日),且核課期間適用5年,使本案成為作成統一法律見解的首件大法庭裁定,寫下司法史上的新頁。

最高行政法院今天下午就依這個統一法律見解,對本案宣判,考量起算日為96年6月6日,核課期間適用5年,早已期滿,因此駁回國稅局上訴,仍判子女們不用補稅及罰鍰,全案定讞。(編輯:張銘坤)109011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