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美國治療原則 蔡清祥:助毒品犯重回社會
2018/12/7 18:28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7日電)法務部矯正署今天舉行「科學實證毒品處遇研討會」,部長蔡清祥說,以美國的13項治療原則為參考基礎,推動「科學實證之毒品犯處遇模式」,協助毒品犯重回社會並脫離毒品控制。
矯正署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及犯罪研究中心於今天合辦「科學實證毒品處遇研討會」,以提升矯正機關毒癮戒治處遇的成效。
蔡清祥致詞時指出,毒品防制工作是總統蔡英文上任以來的重要政策,法務部矯正署以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Drug Abuse(NIDA)所提出的13項治療原則為參考基礎,於今年1月1日正式推動「科學實證之毒品犯處遇模式」的七大面向課程,並將矯正體系與衛政、社政、勞政形成四方連結,協助毒品犯重新檢視生涯,更強化毒品犯家庭及社會關係的重建,使其在離開矯正機關後,仍願意接受社區治療,最終得以脫離毒品的控制。
矯正署長黃俊棠強調,矯正署從科學實證的基礎上規劃毒品犯處遇,從現有的毒品犯評估資料分析,吸毒的原因大多與負面情緒有關,藉由專業處遇團隊及個案管理方式,提高收容人戒癮動機,改善人際關係,修復家庭連結,再藉由與勞政、社政與衛政的共同努力,協助毒品收容人復歸社會並持續接受社區治療,達到終身離毒。
矯正署發布新聞稿指出,將持續推動「科學實證之毒品犯處遇模式」,依據研討會議及各矯正機關執行情形持續滾動檢討,由矯正機關編制內資深臨床心理師及社會工作師進行分區督導,在未來分三年增補心理師及社工師共199名、毒品處遇個案管理師共46名,展現政府對毒品犯矯治的具體作為,共同建構綿密的社會安全網。(編輯:李亨山)107120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