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山墜機事件2 / 海拔3000的終戰 地方盼26條亡魂能下山
1945年二戰結束後,載著獲釋盟軍俘虜的軍機墜毀中央山脈南段,機上26人全罹難,上山搜救者也有26人因天氣驟變死亡。為紀錄這段歷史,中央社記者與幾位熱心的民間人士組成「飛機殘骸探險隊」,探訪墜機地點。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0日電)「當年父親帶著一包米,一塊木板,匆忙地和日本警察上山,回來的是一小包骨灰」。
84歲的台東縣關山鎮電光部落前阿美族頭目黃健德,從記者拍攝的三叉山事件飛機殘骸影片,看到當年父親走過的路以及飛機殘骸,心情相當激動。
他說,1945年9月發生搭載美軍俘虜的飛機在山上墜毀,日本警察召每一個保(里)動員10名壯丁,電光部落有10人,總計70人,加上憲兵、日本警察、鎮公所人員近90人上山。
取了日本姓名「山元光大」的父親,當時是關山鎮電光阿美族族部落頭目,跟著上山救人。
黃健德說,當時出門,很匆忙,父親只帶了一包米、一條鹹魚乾,還有一塊木板就上山了;木板是要當簡易棺材,將罹難的美國軍人就地掩埋。
「沒想到,父親從此沒有回來」,黃健德說,父親他們上山,遇上颱風,許多人被凍死。後續上山的搜救人員,沿路遇到被凍死的人,只能剁下左手掌,裝在一起火化,然後將骨灰帶下山,分成一小包給家屬,「骨灰混在一起,不知道是否真的有父親的骨灰」。
「希望後代子孫都能記得這條回不了家的路」,飛機失事那年,黃健德才12歲,直到1975年,也就是他42歲那年,他才帶著3個弟弟和自己8歲的女兒,上山尋找飛機失事現場。
黃健德掉下眼淚說,踏著父親走過的路,才知道當年搶救是多麼困難,從嘉明湖到飛機墜毀處將近10公里,在狂風暴雨下,「父親不知道是在哪個地方倒下來的」。
1945年9月,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運送被日本俘虜的美軍和盟國戰俘的轟炸機,在中央山脈南段墜落,26名上山搶救的日本軍警與台東關山鎮民罹難。
台東縣關山鎮、阿美族縣議員張萬生表示,72年前這場人道救援是關山鎮民,也是阿美族最悲慘,最英勇的一次行動,但這26名驚嚇的亡魂還在山上,希望能在飛機殘骸處立碑,並且將亡魂牽引下山,以及做一個完整調查報告,留下歷史紀錄。10612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