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促歐增軍費 前北約副秘:大勢所趨但不能只看金額【專訪】
![美國總統川普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歐洲成員國增加國防預算支出到GDP的5%,北約前副秘書長米努托里佐(Alessandro Minuto-Rizzo)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歐洲增加國防支出是大勢所趨,但數字不是唯一指標。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攝 114年2月15日](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800/20250215/1230x768_wmky_0_C20250215000003.jpg)
(中央社記者黃雅詩羅馬15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北約的歐洲成員國增加國防支出,前北約副秘書長米努托里佐認為,這是大勢所趨、歐洲必定要走的路,但他提醒,國防預算數字不應是唯一指標,美國也該考量維繫盟友團結帶來的力量。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不確定美國是否應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上花錢,他認為美國在保護北約成員國,對方卻沒保護美國。川普主張NATO其他成員國應提撥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作為國防費用,遠高於現有目標2%,目前沒有任何北約成員國達到此一目標,包括美國。
對於川普的倡議,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前副秘書長米努托里佐(Alessandro Minuto-Rizzo)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此議題應從「北約歷史」談起,二次世界大戰後進入「冷戰」時期,一方是蘇聯,另一方是歐、美、加拿大等,1949年北約在華府成立,主要目的是預防蘇聯侵犯西歐,必須有足夠武力回應。
他表示,北約逐漸發展成民主國家軍事聯盟,北約鮮為人知的一項最大貢獻,其實是奠定新的「公民與軍隊」關係,過去在許多國家,尤其像中國或亞洲國家常是軍隊掌權,北約明確界定須由民選政府主導,軍隊只負責技術層面,軍方可提供專業建議,但拍板決策的是民主政府。
他解釋,隨著柏林圍牆倒塌,蘇聯在1991年解體,北約原本設定的敵人消失了,學者法蘭西·福山(Francis Fukuyama)甚至提出「歷史終結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摧殘的歐洲認為,和平之日終於到來,現在可以休養生息,提升社會發展。
米努托里佐說,歐洲多國開始採納溫和社會主義,重視健保、教育,在過去20、30年間,歐洲國家把社會福祉列為優先,減少軍事國防支出,「但在俄烏戰爭爆發後,這種思維改變了,歐洲國家群起反思,當前趨勢或輿論都傾向支持增加國防。」
他表示,從美國角度來看,美國在冷戰時期派駐許多軍隊在歐洲,美歐聯盟關係是互利,但現在川普政府認為美國負擔的防禦費用「不成比例」,期望歐洲國家增加國防支出,「在雙重推力下,我認為這是歐洲必然要走的路,是大勢所趨,雖不知會以何種方式進行,或要花多久推動。」
他坦言,增加國防支出對歐洲民主國家是困難決策,例如可能被迫削減公衛預算來買新戰艦,但仍需逐步推動,以平衡新的局勢。
不過米努托里佐提醒,國際關係不能只看花多少錢買武器,維繫盟友也很重要,美國911恐攻事件爆發時,他正擔任北約副秘書長,當時北約立刻引用第5條「共同防禦條款」支持美國,力挺美國民眾度過難關,「除了花錢買坦克,這種團結精神也很有價值。」
川普認為歐洲沒有保護美國,米努托里佐舉自己相當熟悉的阿富汗問題為例,他表示,歐洲國家過去佔阿富汗國際駐軍4成,且實際承受不少人員傷亡,這對美國是實質幫助,因為這是打擊國際恐怖主義的相關計畫,若美國未決定撤軍阿富汗,歐洲也會繼續在阿富汗駐軍,「歐洲不會讓美國在對抗國際恐怖主義時孤軍奮戰,這層盟友關係也該考慮進去。」
對於川普上任後的美歐關係,他表示,歐盟有許多基本規則要遵守,以貿易來說,必須由歐盟集體決策,單一國家不能個別談判簽約,美國政府有很多新人事,有些官員對歐洲未必熟悉。義大利向來跟美國關係很好,但也須跟歐盟步調一致,目前角色是希望運用跟美國的良好互信,幫助美歐關係變得更好。(編輯:陳慧萍)1140215
- 2025/02/15 18:44
- 2025/02/15 10:35
- 2025/02/15 09:39
- 川普促歐增軍費 前北約副秘:大勢所趨但不能只看金額【專訪】2025/02/15 09:01
- 2025/02/15 08:52
- 2025/02/15 08:3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