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川普回鍋北京嚴陣以待 中國只能加強改革穩經濟

2025/1/19 10:13(1/19 12:0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2019年川普(左)和習近平(右)在大阪G20峰會合影。(路透社)
2019年川普(左)和習近平(右)在大阪G20峰會合影。(路透社)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台北19日電)面對川普2.0,最「如臨大敵」者莫過於中國。相較於川普第一次總統任期內的美中貿易戰,如今中國更面臨經濟低迷的窘境。對中國來說,除了放低姿態加快與日、韓、歐洲修好,只能盡量把握時間改革,減少衝擊。

川普(Donald Trump)20日就職總統,「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決心也更強。競選期間他喊出若當選要對中國產品加徵60%的關稅,而在確定當選後,去年11月就預告上任後首先會對幾乎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再加徵10%的額外關稅,稱這是對合成毒品「芬太尼」從中國通過墨西哥流入美國的反制措施。

分析認為,川普「言出必行」,但60%的關稅不會一次到位,最終也可能只對特定產品加到這麼高的關稅,並且隨時可以解除。

關稅不會一步到位的原因,一是要觀察對美國通貨膨脹的影響,二是這樣才能作為籌碼對中國提出要求,而這段時間,對中國來說也是應該把握的機會。

川普2017年到2021年初第一任期內,對中國展開貿易戰,針對劃定金額或品項類別的中國輸美產品提高關稅,一次次升級。川普當時明確提出的目標是要減少對中貿易逆差,但這次川普的目的不同,更多要的是希望普遍性的產業回流、保障美國就業,以及將關稅作為政治外交的籌碼。

當時中國多次以增加採購農產品在內的美國產品來回應,但雙方談判過程並非順利,直到2020年1月15日,美國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內容包含貿易、智慧財產權、技術轉讓等。隨後COVID-19疫情爆發,打亂全球經貿,北京承諾的兩年內至少加購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並未達標。

對中國來說,現在的情況已經和川普第一任期很不同,面臨了更多不利因素。國際供應鏈形成以民主同盟為基礎的「友岸外包」,各國「去風險」考量下,越來越多外資撤出中國;此外,中國經濟低迷,銀彈有限,即使提高舉債也必須優先用於解決地方債和保基層運轉。

瑞銀(UBS)報告已指出,今年中國經濟成長面臨的最大阻力是美國提高關稅。路透社對64名經濟學家進行調查,中國2025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可能放緩至4.5%,2026年進一步減緩至4.2%。日本經濟研究中心推算,若川普徵收60%關稅,中國出口額則將大降14%,並在一定情況下,今年的GDP成長率會降到3.4%。

而中國能想到的應對美國「關稅戰」方法,幾乎都會產生問題,也不能保證效果,讓它不得不小心翼翼。

中國商務部去年12月宣布,將對向美國出口包括鎵、鍺、銻和超硬材料等關鍵礦物實施禁令。這是中國首次對這些具有廣泛軍事用途的材料實施僅針對美國的禁令。

相較於從前,中國現在被認為更勇於反擊美國,但這最終能讓美國有所忌憚,還是會讓歐美加強開發替代產品,也很難說。前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去年12月就表示,面對關稅或美國在科技上對中國「小院高牆」式的封鎖,從經濟角度看,「不報復是最好的」。

華爾街日報曾報導,中國在關鍵礦物的生產和精煉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但並非全球唯一的供應者。2023年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未加工鎵多於從中國進口的規模,加工鍺的最大供應國是德國。因應中國限制,其他國家也在加大相關領域的投資。

為了避開關稅衝擊,中企也更多出走海外。但當前中國就業問題已經引起關注,企業大規模出海可能會使這個問題更嚴重。

有了過去與川普和拜登政府交手的經驗,中國近年努力降低對美貿易。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美國在中國2024年1至12月貿易總額(以美元計價)的占比為11.2%,其中出口占比為14.7%,兩者都是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的最低水準。同一時期,東協成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中國出口總額的16.4%。

儘管如此,2024年中國貿易順差為9921.55億美元,高達近1兆美元,顯示其經濟成長仍高度仰賴出口。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去年貿易順差經通膨數字調整後,實際順差遠超過上世紀二戰後德國、日本與美國等大型經濟體的表現。

這一方面說明了中國想提振內需、增加消費在GDP占比的成效不彰,另一方面也顯示,其他國家外需不振也會衝擊中國經濟,譬如德國這兩年經濟衰退,法國經濟放緩都是警訊。而且中南美、亞洲、歐洲多國都越來越不願意對中國過剩產能下的廉價製品買單。

至於讓人民幣貶值以利出口,更難完全抵銷美國高關稅的衝擊。過度貶值還會造成資本外流、進口產品變貴,有害民生。

中國能做什麼?首先是盡力與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改善關係、加強經貿往來。中國在這方面很積極,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時隔近6年後,1月在北京舉行;中日兩國官方近幾個月頻繁互動,中國外長王毅3月可能訪日,日本首相石破茂也表達訪中意願。

其次,就如中國官媒常說的,要「做好自己的事」。短期來看是穩房市、穩股市;長期則是改革,尤其是改善民營企業的經營環境,包括徹底為全國統一大市場清除障礙,進一步能真正在世貿組織裡獲承認為市場經濟地位。然而,就中共政權「黨管一切」的性質來看,改革開放也有其瓶頸。

中國最大的機會或許只能是在川普和他的決策團隊上,但即使有和中國利益關係密切的富商馬斯克(Elon Musk)作為親近川普的官員,川普的行為仍不是中國能操控的。何況川普的執政團隊中,還有準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這樣的抗中大將。

就在前兩天,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通話,他表示,兩人就貿易、芬太尼及短影音平台TikTok等多個議題進行良好的討論,期盼能共同解決許多問題。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外界不免想起,川普以往總是把「我和習近平是好朋友」掛在嘴邊,同時又不斷對中國提出新的制裁措施,因此中國網友對川習通話並沒有太樂觀,認為需要對川普「聽其言,觀其行」。

很多人認為川普是商人,一切都可以用買賣的觀點來商量,但從川普上任前提到讓美國掌控巴拿馬運河和格陵蘭來看,川普要的「美國利益」並不完全都能用錢來衡量,尤其在應對中國上,川普不可能不把國家安全納入考慮。(編輯:朱建陵)114011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川普2.0襲全球 單邊主義與交易外交衝擊國際秩序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