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野火肆虐 專家:天候改變前幾乎不可能撲滅火勢
(中央社洛杉磯1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南加州遭數場大型野火肆虐,消防人員仍在努力救火。專家稱在天候條件改變前,「基本上不可能」撲滅火勢。而回顧加州過往大型野火,有利天氣也是最終控制住火勢的原因。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引述加州森林防火廳(CalFire)說法報導,截至今天中午,肆虐洛城西緣的「太平洋斷崖大火」(Pacific Palisades Fire)火災控制率僅有11%;洛杉磯東緣的「伊頓大火」(Eaton Fire)控制率為15%。
洛杉磯北部塢蘭山莊(Woodland Hills)的「肯尼斯大火」(Kenneth Fire)截至今天下午的控制率為80%;希爾馬社區(Sylmar)的「赫斯特大火」(Hurst Fire)則為76%。
洛杉磯郡(Los Angeles County)北部的「利迪亞大火」(Lidia Fire)今天上午已完全受控;而8日晚間在好萊塢山莊(Hollywood Hills)竄燒的「日落大火」(Sunset Fire)9日下午控制率即達100%。
根據加州森林防火廳,控制率是指整個火場外圍被某個界線圍住的百分比,且這道界線被認為可遏制火勢蔓延。界線可能是自然地物,例如河川或全面移除植被的空地,也可能是人為部署的消防水線。只要火勢尚未完全撲滅,就可能越過界線。
當火勢越過控制線的威脅不復存在時,才能稱火災已經「受到控制」。
現在除了鄰近的7個州和美國聯邦政府,加拿大也派遣人力至加州馳援,空中團隊朝山丘的火勢噴灑水和阻燃劑,地面工作人員則手持工具和水管管線試著撲滅火勢。
南加州秋冬季節從內陸吹向海洋的離岸風俗稱「聖安娜焚風」(Santa Ana Winds),是野火肆虐的主要因素。除了風勢強勁,也特別乾燥。
美國「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日前報導,英國斯旺西大學(Swansea University)專長野地火災科學的教授多爾(Stefan Doerr)表示,在對抗野火這方面,加州消防員的訓練及裝備在全球可說是名列前茅。
然而此時風勢極度強勁,又同時有多場大火肆虐,在助長大火的風勢減弱前,「基本上不可能撲滅這種規模的火災」。
近年來加州飽受野火肆虐。2020年8月發生在加州北部海岸山脈(Coast Range)的8月複合大火(August Complex Fire)燒掉近42萬公頃,是加州歷來最嚴重的野火。
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8月複合大火源於門多西諾國家森林(Mendocino National Forest)一系列由雷擊引發的野火。消防人員共耗費87天才將火勢完全控制下來。由於火場地處偏僻,沒有平民死亡,但有1名消防人員殉職,另有約935棟建築物被毀。
當年是因為下了幾場小雨,加上天候轉為有利,消防人員和飛機才得以在11月中旬控制絕大部分火勢。
2021年7月在加州北部爆發的迪克西大火(Dixie Fire)則是加州史上第2大野火。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迪克西大火延燒104天、摧毀近39萬公頃後才被完全控制下來。這場大火是因樹木接觸到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Pacific Gas and Electric Company)的電線而起。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分析,迪克西大火停止蔓延,除了天候突然轉變、有利滅火,也得歸功於當地進行「策略燒除」(prescribed burn)的歷史,這種做法有助在野火來襲前,提前清除可作為燃料的乾燥植被。
2018年7月在北加州爆發的門多西諾複合大火(Mendocino Complex Fire)是加州史上第3大野火,總共燒毀約18.6萬公頃的土地,持續161天才完全受控。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指出,門多西諾複合大火由河流大火(River Fire)和牧場大火(Ranch Fire)組成,其中河流大火成因不確定,牧場大火則是意外引發,而大火最終獲得控制也與天候有關。這場野火總共吞噬280棟建築物,並造成1名消防人員殉職。
加州史上最致命且最具破壞性的野火則是2018年11月的坎普大火(Camp Fire)。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這場大火延燒17天,北加州天堂鎮(Paradise)95%慘遭祝融。火災共奪走85人性命,並摧毀近1萬9000棟建築物。
當年野火熄滅前降下大雨,雖有助撲滅剩餘火勢,但也導致救難人員更難搜尋遺體。而根據調查野火的公開報告,太平洋瓦斯電力公司疏於維護電線,任由1處老舊電線劣化,因而引發這場森林野火。(譯者:楊昭彥/核稿:施施)1140112
- 2025/01/17 15:57
- 2025/01/13 06:55
- 2025/01/12 21:52
- 加州野火肆虐 專家:天候改變前幾乎不可能撲滅火勢2025/01/12 19:53
- 2025/01/12 19:06
- 2025/01/12 18: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