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曾稱暖化是騙局 德學者:擋不住美國能源轉型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7日專電)美國國會已認證川普贏得去年大選,成為第47位美國總統,關心全球暖化民眾憂心,美國是否就此開氣候政策倒車。對此德國學者表示,市場與企業影響力已穩固美國能源轉型趨勢,縱使是川普,也無法動搖這股變革。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過去一向對氣候變遷持懷疑態度,甚至將其稱為「騙局」,去年競選期間他曾向選民承諾一旦重新入主白宮,將擴大開採石化燃料,並退出「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
對此,被認為是「德國最好的氣候報導者」之一的記者、同時也是漢堡應用科學大學(HAW Hamburg)教授施特克(Christian Stöcker)在川普就任前夕投書「明鏡週刊」(Der Spiegel),說明美國能源轉型趨勢已不可逆,縱使是選前公開支持石化業、揚言退出氣候協定的川普也無法阻擋。
施特克分析,當前美國能源市場的變革主要由四大因素推動,這四個原因確保以減碳為目的能源轉型持續發展。
他首先指出,「市場驅動」是能源轉型的核心推力。近年來,全球太陽能與風能技術突飛猛進,發電與儲能成本顯著降低,綠能產業已逐步取代傳統能源,成為市場的主流選擇。這一變化在美國尤為顯著。
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數據,2024年美國新增的發電容量中,有高達94%來自太陽能、電池儲能和風能等再生能源,顯示市場已經對綠能技術投下信任票,確立未來主導地位。
此外,能源轉型帶來的就業機會也成為川普無法放棄綠能的重要因素。
施特克引華盛頓郵報資料說明,拜登政府推動、補貼清潔能源的「降低通膨法」(IRA)已在美本土創造數十萬個工作機會,且受惠最多的地區並非民主黨選區,而是長期支持共和黨的州。
華盛頓郵報調查,該法案已為共和黨執政區帶來1650億美元投資,顯示能源轉型不僅是環保議題,更與地方經濟緊密相連,若川普上台貿然削減綠能政策,恐怕會面臨來自共和黨選民的壓力。
國際市場的發展同樣左右美國能源政策的走向。施特克舉中國為例,表示中國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風能、電池及電動車製造國,其技術與產品正快速進入全球市場,在印度、印尼等發展中國家影響能源轉型。
美國若選擇回頭擁抱傳統石化燃料,不僅會失去與中國競爭的優勢,也可能面臨來自國內新能源產業的強烈反彈。
最後,川普倚重的馬斯克(Elon Musk)與美國電動車市場崛起,也將進一步確保能源轉型進程。
施特克表示,馬斯克在選戰期間向川普提供巨額政治獻金,且掌控社群媒體平台「X」,在共和黨內部影響力不容忽視。而特斯拉不僅是全球最大電動車製造商,也生產電池與太陽能板,施特克說,「只要馬斯克不跟川普鬧翻,不利於電動車與新能源發展的監管政策就不太可能出現。」(編輯:陳承功)1140107
- 2025/01/13 14:32
- 2025/01/08 07:10
- 2025/01/08 04:15
- 川普曾稱暖化是騙局 德學者:擋不住美國能源轉型2025/01/07 09:22
- 2025/01/07 04:34
- 2025/01/07 03:2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