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瓜地馬拉巨型風箏製作 獲聯合國列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4/12/5 12:5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登文瓜地馬拉市4日專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4日宣布,瓜地馬拉傳統的「巨型風箏」(Barriletes Gigantes)製作技術,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瓜地馬拉沙卡德貝格(Sacatepequez)省的孫潘戈市(Sumpango),和聖地牙哥(Santiago)兩個城市的民眾,在每年11月1日瓜地馬拉的「亡靈節」期間(類似台灣的清明節),會在公墓旁施放「巨型風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和指引亡靈回家的路,並且象徵驅趕惡靈。

施放風箏這項傳統已經延續上百年,現在孫潘戈市和聖地牙哥在「亡靈節」也會同時舉辦「風箏嘉年華」,成為瓜地馬拉文化和觀光旅遊的特色之一。

用於展覽的「巨型風箏」大多為圓形,直徑約20公尺左右,重達數百公斤,採全手工打造過程繁複,工期大約在6個月。製作時使用紙類,竹子和布料作為五彩繽紛的裝飾,展覽時直立擺放相當壯觀。另一種可以用來放飛的風箏尺寸較小,直徑大約在2至6公尺左右,施放時也須要多人共同撐起,才能順利升空。

瓜地馬拉政府在2021年底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巨型風箏」的製作技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近3年的努力終於成真。瓜地馬拉總統阿雷巴洛(Bernardo Arevalo)特別在社群平台X上,錄製影片公開祝賀。

阿雷巴洛總統表示,「巨型風箏」代表瓜地馬拉原住民的創造力、韌性和世界觀,並且透過這項傳統技術保留文化根基。他更感謝孫潘戈市和聖地牙哥市的人民,用雙手和心靈保留了這個傳統,讓其轉化成瓜地馬拉的象徵。

訂閱《國際新聞》電子報 第一手掌握世界最新脈動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年10月訪問瓜地馬拉期間,夫人廖婉如也應瓜國第一夫人貝娜多(Lucrecia Peinado)邀請,一同前往孫潘戈市,參觀當地著名的風箏工坊,親身體驗「巨型風箏」的製作過程。

廖婉如向第一夫人貝娜多表示,「風箏嘉年華」和台灣的放天燈相似,未來也可以對此規劃雙邊的文化交流。孫潘戈市長更邀請廖婉如明年一定要回到當地,感受「風箏嘉年華」的熱鬧與魅力。(編輯:周永捷)1131205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06